电影|让电影回归文学,也是为了把文学抵达更远的地方( 三 )


下一个十年 , 可供改编的文学更是呈现前所未有的井喷 。
2010年-至今
狂飙突进的IP时代
21世纪头十年 , 我们有《天下无贼》《太阳照常升起》《集结号》《风声》《让子弹飞》等文学改编的佳作 , 它们的原著基本上都属于传统文学 , 而进入2010年代 , 则是众生喧嚣的时代 。
电影|让电影回归文学,也是为了把文学抵达更远的地方
文章图片

《山楂树之恋》是网络小说成功影视化的例子之一 。
2010 年以后 , 网络小说改编逐渐从电视剧走向大银幕 。比如 , 张艺谋根据艾米同名小说改编的《山楂树之恋》 , 徐静蕾根据李可同名小说改编的《杜拉拉升职记》 , 滕华涛根据鲍鲸鲸同名小说改编的《失恋三十三天》 , 陈凯歌根据文雨的《请你原谅我》改编的《搜索》 。 这些都是网络小说成功影视化的例子 。
进入新的十年 , 很多文学改编更注重IP化 , 而不再仅仅是在乎质量 。 2013-2015年 , 郭敬明导演了自己的同名作品《小时代》 。 虽然遭受观众的批评 , 但整个系列在几年间共获得了17亿的票房 。 《小时代》的成功 , 直接改写了未来几年我国电影市场 。
电影|让电影回归文学,也是为了把文学抵达更远的地方
文章图片

《左耳》是一部青春文学改编的电影 。
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学 , 依靠IP+俊男美女的营销模式日益增多 。 《匆匆那年》《左耳》《何以笙箫默》《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秘果》等一系列青春文学改编的电影接踵而至 , 它们普遍呈现出票房与口碑严重割裂的局面 。
电影|让电影回归文学,也是为了把文学抵达更远的地方
文章图片

《少年的你》让导演曾国祥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 。
但网络文学不应该作为电影质量不过关的借口 , 香港导演曾国祥的《七月与安生》和《少年的你》 , 均是改编自网络文学 , 但前者让周冬雨和马思纯双双获得了金马奖的最佳女主角 , 后者让曾国祥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 。 好导演得有能力讲好一个故事 , 反之 , 坏导演哪怕有好故事也会讲砸 。 像《鬼吹灯》和《盗梦笔记》两个优质网络文学IP , 在不同导演手里 , 呈现出不同的质量 。 至今两大IP的影视化改编 , 都未能让读者满意 。
同样让读者担忧的IP改编 , 还有刘慈欣的《三体》 。 实体小说出版已经10多年 , 几年前就传言冯绍峰和张静初会演电影版 , 然而至今都没有消息 。 今年腾讯和网飞都放出了剧版物料 , 很多人看完后都表示怀疑 , 不敢抱太大希望 。 刘慈欣小说要影视化确实不是容易 , 但也不是不可能成功 , 2019年的爆款电影《流浪地球》 , 票房和口碑的火爆 , 让观众将2019年视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 尽管中国科幻电影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 但刘慈欣的作品无疑给多年来疲弱的中国科幻电影 , 提供了最基本的故事 。
除了以上IP小说外 , 2010年代 , 还是有一些导演做着严肃文学的改编 , 比如张艺谋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金陵十三钗》 , 根据《陆犯焉识》改编的《归来》;娄烨根据毕飞宇同名小说改编的《推拿》;冯小刚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芳华》;姜文根据张北海《侠隐》改编的《邪不压正》……
电影|让电影回归文学,也是为了把文学抵达更远的地方
文章图片

《兰心大剧院》在叙事结构上做了很多巧思 。
尤其是娄烨多次延期的新片《兰心大剧院》 , 根据虹影的《上海之死》及横光利一的《上海》改编 , 在叙事结构上做了很多巧思 , 以虹影的《上海之死》为电影提供了最初的雏形 , 之后编剧马英力将横光利一的新感觉派小说《上海》替换到戏中戏的部分 。 其中戏里戏外的互文性 , 大大扩宽了电影可解读的空间 , 当然也意味着加大了观众的观影门槛 , 票房自然有所受损 。 与大多数在舒适圈中自我重复和安心拍片的导演不同 , 娄烨始终在勇敢地突破着一些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