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松山:1982年 , 我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博士论文题目是《郑板桥:诗人、画家和书法家》 。 为了这个课题的研究 , 我开启了第一次中国之旅 , 1981年去南京两个月 , 在那里得到一位书法家的指导 , 那是一个很好的经验 。 我还研究了中国美学史 , 以了解郑板桥的背景 。
文章图片
图为郑板桥画作《竹石兰蕙图》 。 中新社发 葛士恒 摄
在此过程中 , 我对中国诗歌产生了浓厚兴趣 。 从加拿大回到德国 , 我决定先将陶渊明的诗集全集翻译成德文 。 这一切让我对美学产生了兴趣 。 所以当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出版并成名后 , 我和学生一起完成了这本书的翻译 。 我曾邀请李泽厚先生来到德国 , 他在我工作的大学待了半年 。 后来我再次邀请 , 并一直与他保持联系 , 直到几周前他去世 。
由于中西方思想的差异 , 翻译有时很困难 , 但它们是可以克服的 。 中文还有文言文的额外难度 , 语言极其密集深奥 , 即使对于中国学者来说 , 也并不总是容易理解 。 比如《周易》 , 许多中国学者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不同的解释 。
最难的是诗歌的翻译 , 这与它的形式有关 。 形式无法翻译 , 比如杜甫诗中的平起式或其他形式特征 。 因此 , 中文诗翻译成德语只能传达其内容 , 而很难传达其形式之美 , 俗话说:“诗意不可译” 。
中新社采访人员:中西方美学有何异同?现代中国美学与西方思想的接触呈现出哪些特点?相互有何借鉴之处?
卜松山:西方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 在西方 , 它不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 而在中国历史上 , 美学可以说被认为是探究艺术和文学创造力的一种特殊的“中国方式”:即诗歌、书法和绘画的本质 。
中国美学还与文化认同有密切关系 。 大约150年前西方思想传入中国时 , 中国人认为中国文化是由美学塑造的 , 而西方文化是由基督教塑造的 。 蔡元培就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 。 因此 , 美学对于理解中国身份——“中国性”的讨论很重要 。 像1980年代中国受李泽厚著作影响而产生的“美学热” , 这在西方是不可能出现的 。 在西方 , 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美学对于中国人认同感的重要性 。
文章图片
2007年6月拍摄的北京中关村一座新建的基督教堂 。 中新社采访人员 廖攀 摄
中新社采访人员:中西跨文化交际与对话也是您的研究领域 。 在您看来 , 中西方价值体系的起源是什么?您认为中西方之间应如何进行跨文化对话?
卜松山:西方价值体系的起源是基督教 , 今天宗教的影响已大大减弱 , 不再那么明显 , 但了解这一背景很重要 。 这就是为什么我称西方的价值观为后基督教价值观 。 中国价值体系的起源是儒家思想 , 它构成了中国社会的道德基础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 。 即使在当今社会 , 中国人的价值观仍带有浓厚的儒家色彩 , 比如“仁义礼智信” 。
跨文化对话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 , 相互尊重 , 愿意向对方学习 , 并试图通过改变视角来理解对方的观点 , 理解世界的另一个文明 。
文章图片
2018年9月 , 2018姑苏孔子文化节暨祭孔大典在江苏苏州文庙举行 。 仪式上 , 苏州大学的20多位外国留学生身穿中式传统礼服、手捧竹简 , 用汉语齐声诵读《论语》 。 中新社发 王建康 摄
- 季贞一#才女相中一男子,写下情诗:何须问短长,尺寸自思量,后两句绝了
- 物品@这三种东西不能捡回家,老祖宗的劝告有道理吗?是哪三种东西?
- 双溪|楼头欲问清溪,寒深何处双龙现?原创诗词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 英国|摘菜能赚55万?发达国家面临棘手问题,开始向全球撒钱抢人
- 三星堆文明!《山海经》答问系列读懂三星堆文明,必须要理解《山海经》的历史价值!
- 求职|面试官“还有要问的吗”,求职者“公司饭堂怎么样”,马上被排除
- 息烽县@「公安心向党护航新征程」贵阳市公安局文艺小分队到息烽县局交警大队慰问演出
- 求职|面试时,人事部门问应聘者:你理想薪酬水平是多少?求职者要注意
- 打仗#大器晚成的边塞诗人其实并不会打仗还对昔日好友落难不闻不问!
- 防控|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 压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