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春!唐代不知名诗人,却写出脍炙人口的诗,最后七字至理名言

由于社会的特殊性,古代诗人多数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从而使得他们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找出规律。具体来说,就是他们把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感悟,都毫无保留的表现在了诗歌作品中。譬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可以说都是至理名言,读后让人获益良多。


闻春!唐代不知名诗人,却写出脍炙人口的诗,最后七字至理名言
文章插图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题鹤林寺僧舍》,便是一首读后能让人获益良多的佳作。它出自于唐代诗人李涉之手,是李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虽然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人中,李涉不算多知名,但是他的这首诗却脍炙人口,尤其最后七字“偷得浮生半日闲”,历来为人所称道。究其原因,便是因为它含有李涉对人生的感悟,堪称至理名言,千百年来解开了不少人的心结。


闻春!唐代不知名诗人,却写出脍炙人口的诗,最后七字至理名言
文章插图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诗的前两句“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即长时间以来,我的情绪都极其消沉,有一天,忽然发现春天就要过去了,于是便强打精神,登上山去欣赏春色。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读罢这两句诗,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李涉为何会终日浑浑噩噩、极其消沉呢?结合李涉的生平和他写这首诗的时间来看,主要就是因为仕途的不顺。


闻春!唐代不知名诗人,却写出脍炙人口的诗,最后七字至理名言
文章插图

据记载,诗人李涉在唐宪宗时被贬为陕川司仓参军,文宗时应召为太学博士,后来又被流放南方。这首《题鹤林寺僧舍》就写于李涉遭遇流放期间,仕途的不顺,让他情绪极其消沉,用诗中的话来说,就是“终日昏昏醉梦间”。而知道了李涉终日浑浑噩噩、极其消沉的原因后,“忽闻春尽强登山”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也就是说他想要改变自己的这种状态。


闻春!唐代不知名诗人,却写出脍炙人口的诗,最后七字至理名言
文章插图

但我们都知道,长时间的情绪消沉,不是说改变就改变的。所以便有了后面的两句诗“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即诗人登山后,在与鹤林寺高僧的闲聊之中解开了心结,然后便有了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清闲的人生感悟。这里的“逢”字极其美妙,它说明了诗人是无意之中碰到高僧,最后得以顿悟的。


闻春!唐代不知名诗人,却写出脍炙人口的诗,最后七字至理名言
文章插图

这点相信大家都深有感触,很多时候我们越是急着想要改变,或是急于知道某一事物的答案,往往都没有好的结果。反而当心态放平的时候,或是无意间听到某句话,看到某件事,一切都迎刃而解了。正如诗人一样,他在春天将尽的时候,无意中遇到了高僧得以谈禅悟道,进而解开了情绪消沉的心结。也就是说,诗人不再执着于对世俗名利的追逐,而是去体验当下的美好时光。

【 闻春!唐代不知名诗人,却写出脍炙人口的诗,最后七字至理名言】
闻春!唐代不知名诗人,却写出脍炙人口的诗,最后七字至理名言
文章插图

所以诗人便有了“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人生感悟。而对于我们来说,如果能够懂得淡化人生功利,平和情绪心态,无疑也会解开长久以来压力山大、情绪消沉的状态。综上所述,唐代不知名诗人,却写出脍炙人口的诗,最后七字“偷得浮生半日闲”是至理名言,值得铭记在心。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