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们@史官们是如何知道历史上的密谈
在《左传》中记载有这么一个故事,说齐庄公喜欢美人棠姜,想她想得也不能寐,终于和她暗通款曲,可是这事被她的老公崔杼察觉了,于是崔杼就趁他们幽会时安排武士将齐庄公给杀了。崔杼是齐国重臣,他让前来记载的史官写齐庄公得疟疾死了,史官不听,在竹简上写道“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崔杼生气地将他杀了,史官死了,按照惯例就应该让他的弟弟来写,崔杼对新史官说:“你写齐庄公得疟疾死了。”新史官也不听从,在竹简上写“崔杼弑其君光。”崔杼又拔剑杀了新史官。然后更小的弟弟写下同样的话,同样被杀。最后是小的弟弟。崔杼直视着他,问:“难道你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年轻的史官继续写下“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崔杼愤怒地把竹简扔到地上,过了很久,叹了口气,放掉了。
文章插图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史官们是有一种信仰的,他们的信仰就是如实地记载历史。其实,史官也是有分类的。一、记录本朝历史正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记载历史的史官也是有分工的,分为一天到晚跟着皇帝左右记录的起居郎,皇帝与大臣谈话是他也要在一旁待着,手持毛笔快速记录他们的谈话内容。他所记录的东西是不允许皇帝查看的,不然皇帝要是可以随时查看,那历史就变成了史官们对当朝皇帝的阿谀奉承了。就像唐太宗当时想看褚遂良记录的《起居注》被褚遂良婉言拒绝,后又以皇权相要挟“朕有不善,卿亦记之?”诸遂良不假思索地回答“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何况史官不记,天下人也都记下了。
文章插图
而当碰到皇帝要与大臣密谈,商量重要事件,不让起居郎记录怕流传出去时,这时候,记录历史密谈的责任就交给了与皇帝密谈的大臣了,大臣负责记录,在等到可以公开此次密谈内容的时候,由大臣公开。当然,这样也不能保证密谈内容的真实性,毕竟只要当事人不在了,内容还不是任由你串改。不过,后人还是可以根据以后发生的事件了推断当时的密谈的。二、后人修前史像二十四史几乎都是由后人来根据前朝史官记载的历史来编撰成册,这样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给本朝皇帝正名位、明统绪。二是为了总结前朝的教训,为本朝积累经验。就像唐太宗说的一样:“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这两个原因,尤其是第二个原因就注定让史官不敢随意更改历史真相,万一就是因为没有看到前朝的教训,而让本朝皇帝再次犯同样的错,这个责任可是担当不起啊。
文章插图
史官还会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资料。除了官方发布的历史记录以外,还要通过一些非官方的资料来进行考察,比如:私家著述,访谈,实地考察等等。像韩信说在他落魄时,母亲去世,他为了等自己发达后好祭拜母亲,特意找了一块地势较高的土地来埋葬母亲。后来司马迁在记录这段历史时特地去查看了韩信母亲的坟墓证实了这点。像密谈这类事或许在当时是极为保密的,事情一旦成功了后,有会有各种方式流传出来,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或许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密谈好像很隐蔽一样,可能在当时,这事人尽皆知,就像现在的明星是什么新闻一样。
文章插图
而且当事人难免不会说,就算当时不说,老了以后,还不是会和子孙后代吹嘘当年你们的什么爷爷奶奶有多么厉害,跟谁谁商量了什么事。就像现在的革命老英雄一样,会告诉后人当年革命的故事。史书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或许有些会有人为的想象,甚至人为的篡改,但是,人为更改的历史一定没有办法做到完全颠倒黑白,就像现在某些战争历史不被部分人承认,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历史真相,或者说对它持怀疑态度。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我们的天才儿子|《我们的天才儿子》常来的浙图,浙图找出了他的翻译十部作品
- 心学@心学大师王阳明龙场悟道,是如何在人生低谷,孕育出思想高潮的?
- 德寿宫$访杭州南宋德寿宫复原设计师:最难的是细节
- 明信片!星辰大海|新时代,这是江苏大海寄给你的蓝色明信片
- 伤友们&500束花638万多针!他们是织就颁奖花束绒耀之花的“织女”
- |莫湾基场口一直都是非常热受争议的场口,盛产乌黑颜色的翡翠原石
- 大学生|为什么很多企业拒绝招收三本生?并非是学历歧视,背后原因很真实
- 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待遇能领完,是真的吗?政策是如何规定的,还有4个细节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其实后面还有3个字,原来我们一直误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