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中国画的笔墨之道( 二 )


在笔、墨搭配中 , “书”和“写”完成了写意的精神 。 书法入画 , 意写、抒情才有了写意笔墨 , 书和写合成了笔迹墨痕 , 合成经典 。 书以形为先 , 求骨法 , 升韵格;写以韵为体 , 心随笔运 , 迹象意存 。 书、写以笔墨为本 , 心契造化 。 笔墨既呈自家法度 , 必彰显气象 , 一两笔即现我之神气 , 三五笔则呈我之体格 。 神凝意动 , 灵而不散 , 明拙暗巧 , 写而不描 , 入法度而得自然 。
写意|中国画的笔墨之道
本文图片

石涛 千山红树图
“写” , 是从书法的“书写性”里引来的 , 有呼吸、有生命、有形而无规则的线条 。 或如灵魂在绘画中游荡;或如潜象而挥毫扫千里 。 中国画里的笔墨、造型、意趣等与纯正的“写”接上了气韵 , 就能出落得超凡脱俗、品格高洁 。
【写意|中国画的笔墨之道】笔墨当随性情 , 性情当见格调 , 格调又寄心境;心境因为学养而成 。 学养因为德行所修 。 石涛语:“画受墨 , 墨受笔 , 笔受腕 , 腕受心 , 如天之造生 , 地之造成” , 笔墨虽出于手 , 实根于心 。 从另一方面 , 也可清楚地看到笔墨在画中的作用 。 我们现在作画尚心悟 , 以神、气、韵、味为体 , 以笔墨为用 , 审美的潜力无穷 。
写之道 , 觉悟自然气象而已 。 拟自然气象之势 , 则形生;得自然气象之质 , 则神畅 。 我想 , 笔、墨的性情只能在“写”的“一气呵成”中才能完成 , 而“一气呵成”也不是粗糙的、随便的、松跨的快速 。 它是笔和纸的碰撞 , 是墨和水的交融 。 “真性情”是纯粹的笔墨在“写”中成就 , 通透一体、自然天成 。
写意|中国画的笔墨之道
本文图片

黄宾虹 春山雨霁图 121×40.5cm
笔墨者 , 画之魂魄也 , 骨法修筋骨 , 气韵育血肉 , 造化立品格 。 笔是中国画的筋骨 , 它支撑着画面的结构 , 笔有灵性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墨无常形 , 道明法通 , 墨是中国画的灵魂 , 它赋予了绘画的精神 。 笔借形而得神采 , 若新奇横逸;墨凭势交融味象 , 若清澈高旷 。 笔要有灵性 , 立万象于胸怀 , 游乎于天地;墨要有生命 , 造化为万物之生而成化境 。 笔、墨使之绘画具有了音乐般地旋律、舞蹈般地节奏、诗词般地意境 , 这些作用是独特的、永恒的、不可替代的 。
传统笔墨经典属于过去 , 也可以属于现代和未来 , 不过 , 这需要超凡的悟性和超凡的作为和转换 。 在平庸的“继承”或平庸的“创新”之下 , 展现的笔墨只能是平庸的 , 或者是根本算不上笔墨 。
笔墨应该具备几个特性
我以为笔墨应该具备几个特性 , 一是有美感 , 具有观赏性 , 它能通过视觉感知自然景物 , 看得见线条塑造的能力、墨迹留在纸上的形态;二是有传承出新 , 或有出处 , 或无出处 , 然不落俗套 , 关键在于个人的认知与其揉合的表达 ,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三是气韵生动 , 用笔灵活 , 气韵贯通 , 敷墨灵动 , 不刻意、不刻板;四是平淡超远 , 真性情 , 有自我的创造 。 这些笔墨的特性是将自然物质化为精神的表现 。 从而表达了文化的精神 。
写意|中国画的笔墨之道
本文图片

黄宾虹 宝铁研斋图 142.5×50.6cm
一般认为笔墨似乎很简单 , 只要拿起笔蘸上墨 , 在纸上涂抹就可以了 。 其实笔墨的“道”很深 , 有视觉上的 , 比如线的长短顿挫 , 墨的干、湿、浓、淡 , 这些都是能看得见的;有精神上的 , 比如笔、墨的表现形式 , 节奏和韵味的把控 , 笔墨与造型的 , 以及与各种物象相互搭配所产生的意味 。 从视觉上看 , 线条不过长长短短 , 墨块如此浓浓淡淡 , 非常之简单 。 然说简单也不简单 , 因为当笔下成视觉开始就转向精神要求了 。 从精神上看 , 那线条的交错 , 墨韵的点缀等 , 都与你的思想、性情相联系 , 从线、墨、韵的分布、设置能看出你的修养 , 从线、墨、韵的搭配能看到你的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