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神话|年度最高分,看完谁不嫉妒上海人啊( 三 )


好像什么样的人在这里都会活得舒服、精致 , 年轻人有时间也被鼓励去妆点自己的生活 , 就连大街上的老年人也从不沉默、落伍 , 就像前段时间那位退休大爷 , 照样穿着考究的西装围巾 , 骑着单车到处拍街景 。
爱情神话|年度最高分,看完谁不嫉妒上海人啊
本文图片

上海活像把腔调写进了DNA里 , 讲究才是生活的本质 。
这份讲究无关金钱 , 穷有穷的讲究 , 富有富的讲究 , 总之日子就不能白水一样过 , 总得扔几片茶叶、几片干花 , 有点滋味 , 有些腔调 。
可以前上海的形象不是这样的 , 十来年前 , 别说全网向往上海的盛况了 , 不骂上海都显得有点奇怪 。
我还记得当年余秋雨那篇写上海人的文章 , 说他们爱计较、爱算计 , 精明劲儿不拿去画设计图 , 都用在争公用水电费、争鸡毛菜叶子上 。
“上海人的眼界远远超过闯劲 , 适应力远远超过开创力……上海人的精明与怯弱相伴随……连玩也玩得很不放松 , 前顾后盼 , 拖泥带水 。 连谈恋爱也少一点浪漫色彩 。 ”
他把上海人的排外称之为“对自身智慧的悲剧性执迷” , 形容上海被一段历史、一个位置塑造与成就 , 但同时也被那段过去所制约 。
爱情神话|年度最高分,看完谁不嫉妒上海人啊
本文图片

via.《婆婆媳妇小姑》
印象中2010年前后是上海口碑的谷底 , 上海人 , 上海话 , 上海文化 , 都备受诟病与质疑 。
“吃大蒜的拿什么跟喝咖啡的比 。 ”这句话一度成为上海优越感的代表 , 激起众怒 。
上海本地的一家电台《音乐早餐》也曾因此翻车 , 主持人用上海话聊天 , 有听众发短信说:“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 , 我讨厌你们上海人!”
主持人当时的回答是:“这位听众 , 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 , 然后 , 慢慢地以比较圆润的方式 , 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 。 ”
这桩风波很有代表性 , 因为那位讨厌上海的观众很明显是人在上海、且不会轻易离开的 。
这就是上海的处境 , 一方面 , 它是最亮眼、最繁华、所有人都想去分一杯羹的大都会;
另一方面 , 每个在这里拼搏的外地人 , 都对上海既依赖又痛恨 , 恨这里的精致、冷漠 , 恨那些因为出身就比外地人高一等的上海人 。
爱情神话|年度最高分,看完谁不嫉妒上海人啊
本文图片

via.《双面胶》
03从“被妖魔化的上海”到“被神化的上海”
《爱情神话》里记录的那种上海老克勒的生活 , 放在当年 , 非但不会引起如潮好评 , 多半还得再接到几条“讨厌装腔作势”的短信 。
今非昔比 , 老克勒所代表的上海气质 , 如今实现了口碑的仰卧起坐 , 成为无数年轻人羡慕嫉妒的对象 。
这个词的来源是英文单词“collar” , 意即职员 。
很久以前的上海滩 , 最光鲜亮丽的一群人就是出入洋行、百货大楼的职员 , 他们走在梧桐树下 , 喝咖啡跳舞 , 说上海话和英文、法文 。
并不是可望不可即的贵族、最上层 , 老克勒也只是打工人 。
但他们收入高、品味好 , 又没有身居高位的副作用 , 最终在上海滩遍地豪杰中脱颖而出 , 成为上海生活方式的坐标 。
也老树逢春 , 从曾经上海傲慢做作的代表 , 变成了现下打工人最向往的生活 。
爱情神话|年度最高分,看完谁不嫉妒上海人啊
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