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季常#苏轼写诗调侃好友,诞生成语“河东狮吼”,全诗朗朗上口妙趣横生( 二 )
杜甫在诗中写了八个酒鬼酒后的状态,可是并没有写他自己。苏轼在诗中写了三个修道的荒诞形象,其中有一个就是他本人。苏轼还很自恋,他把自己也写得非常潇洒。
诗中多处用到可典故,“我自兴尽回酒船”致敬唐人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颇有其中三味。“铜驼街”典出陆机的《洛阳记》,代指洛阳宫门前,繁华且人才聚集的地方。
“握手”则是典出《后汉书·蓟子训传》,写一个叫蓟子训的人特别爱跟人吹牛逼,四处跟人说自己有仙术。
某一次,有人看到他在大街上和一个老头聊天,一边聊一边摸着一个铜人说,上一回看到它时,它刚刚被铸造出来,一转眼已经五百年了。
文章插图
苏轼在诗中连用二典的意思,应当是说:期待我们再见面时,要么身居朝中高位,要么就已经修成了神仙。
二、苏轼和陈季常父子
因为“河东狮吼”的典故,所以在普通人印象中的陈季长,是一个长得比较猥琐的中年男。但是事实上,看过陈季常的传记以后,你会发现,他是一位豪富的侠客少年。
陈季常与苏轼相识的时候较早,当年苏轼在凤翔任签判时候就见过他。不过,因为季常的父亲陈公弼与苏轼不和,所以两人没有深交。
苏轼于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被朝廷外放到凤翔当官,职务大致相当于一个市委秘书。此前,他因参加科考而名列前茅,被誉为“百年一遇”的人才。
所以他到地方上历练时,巴结他的人非常多,凤翔府的同僚都称他为“苏贤良”。“贤良”这个称谓,本来不是年轻后辈担当得起的,但是苏轼也坦然接受了。
文章插图
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苏轼的同乡长者陈公弼调到凤翔当知府,刚好是苏轼的上司。陈公弼一听到有人叫苏轼“苏贤良”,就把叫的人打了一顿板子。
当时的苏轼还不满三十岁,心气比较高,所以他心里很不服气,所以就采取了“不合作”的策略。于是凤翔府过中元节搞聚会,他就故意不去参加。
结果陈公弼对他是不依不饶,直接罚了他八斤铜。苏轼对陈公弼那是恨得牙痒痒,后来在替他作《凌虚台记》的时候,也颇有怨言。
苏轼还写信把这事告诉了弟弟苏辙,苏辙编了一个神仙故事写进了《龙川略志》,把陈公弼写成了一个贪得无厌的赃官,最后死于因果报应。
没想到,后来陈公弼竟然真的是因为贪污被罢官。不过奇怪的是,他贪污的只是一瓶“公用的酒”,于是最后抑郁而死。堂堂知府竟然因为一瓶酒被罢官,这件事只能说是太奇葩了。
因为陈公弼死得太过离奇了,有人认为:这件事是欧阳修看了苏辙写的神仙故事后,得知苏轼与陈公弼不合,于是设法帮苏轼出气。
文章插图
后来,苏轼的政敌又把他弄去了黄州,想要借陈公弼的儿子陈季常之手除掉他,这应该是小说家言了。总之,经历过“乌台诗案”的打击后,苏轼慢慢地懂得了一些为官做人的道理。
知道为人不可以锋芒太露,再加上在黄州,他遇到了已经处于半隐居状态的陈季常,二人成了好友,苏轼才意识到,自己从前误会了陈公弼。
陈季常为人仗义疏财,他在青年时代以前一心想要当侠客。年纪比较大了才开始做学问,但是运气不好,未能出仕,后来开始跑去学人修仙。
苏轼在黄州时老邀陈季常去喝酒,有一次为了请陈季常喝酒,他还写了一首长诗,把陈季常比成西汉王侯陈遵,那诗的第一句就是“孟公好饮宁论斗,醉后关门防客走”。
- 冯恩昌|【临朐印记】冯恩昌:?听琴与写诗
- 苏轼|西湖记想苏东坡
- 苏轼&和尚让苏轼留下笔墨, 无奈留写一副对联, 后人说这是在骂你!
- 中秋!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词, 没有豪放豁达, 有的只是悲情和婉约!
- 大文豪!大文豪苏轼这首诗自相矛盾,是他写错了还是故意为之?
- 春游$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词,豁达的人生态度让人醍醐灌顶!
- 欧阳修$苏轼一首最落寞的词,仅四句便写出世间最深的孤独,被传颂千年
- 美成@苏轼之后在词的创作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词人是周邦彦!
- 焦釜&为表达“我好穷”,苏轼辛弃疾都写过大作,前者实惨,后者太调皮
- 苏轼|辞旧迎新,苏轼这首诗,一定要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