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泥鱼|【视频】珠海斗门人的巧捕智慧 造就非遗“装泥鱼”

光滑的泥鱼鱼身 , 在滩涂中跳跃爬行 , 如何将其捕捉囊中?珠海斗门人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就琢磨出一种巧捕智慧 , 造就了这项流传数百年的独门捕捉技艺——“装泥鱼” , 2010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装泥鱼|【视频】珠海斗门人的巧捕智慧 造就非遗“装泥鱼”
本文图片

国家非遗“装泥鱼”
数百年的独门捕捉技艺
珠海斗门 , 岭南滨海大沙田地区 。 这里水网交错 , 气候温和 , 600多年来一直享有珠江口西岸“鱼米之乡”的盛名 。 装泥鱼是当地一项极富特色的习俗 , 在虎山村、荔山村、马山村等尤为兴盛 , 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 。
当时的虎山村村民黄元亨及其次子黄子常 , 在带领族人生产劳作的过程中发明了装泥鱼习俗 , 并传授与邻村的黄氏兄弟 , 成为他们主要的谋生技能 。 “装”在广东方言里为“诱捕”之意 , “装泥鱼”也就是村民根据泥鱼的各种习性 , 摸索出了一整套捕捉技艺 。
编鱼笼、择日和选滩、捕捉泥鱼是这一民间捕鱼方式的三个阶段 。 其中 , 编鱼笼 , 不仅选材和工序讲究 , 还要求编织者要有一套娴熟的手工技巧 。 特制的泥鱼笼设有机关装置 , 内附一环带齿暗器 , 形如漏斗状向内伸 , 当泥鱼误闯入笼中后 , 再怎么狡黠聪明 , 就再也逃脱不了 。
“装泥鱼”需要择日 , 每个月农历初一前、十五后的退潮期是较好的装泥鱼时间 , 而中秋前后为泥鱼最多最肥的时期 , 也最适宜捕捉;选滩则一定要选择一些平整、开阔、表面光滑、润水的浅水泥滩 , 而且不能长青苔 。
编好了鱼笼 , 选好了合适的日子和地点 , 村民们便整装待发 , 手拿鱼笼 , 腰挂鱼篓 , 扛着近2米长的泥板下到滩涂 。 村民将鱼笼放在他们观察好的泥洞口 , 再将笼尾折起 , 用泥压上 , 等待三十到四十分钟 , 便可以按原路收回所放的鱼笼 。 如果他们的判断准确 , 洞里的泥鱼跑出来时就会撞进笼里 , 满载而归 。
传统习俗得以保护及传承
在斗门 , “装泥鱼”习俗由祖祖辈辈相传至今 , 具有地域性、独创性、实用性的特点 。 但随着自然滩涂的减少以及人工养殖的发展 , “装泥鱼”这一传统正在逐渐消失 , 对它予以抢救性的保护和传承 ,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为了更好地延续“装泥鱼”这项传统习俗 , 今年 , 斗门区成功举办了第八届装泥鱼比赛 , 比赛分为编鱼笼和“装泥鱼”两个环节 , 向市民游客展示这一国家级非遗的魅力 。 于此同时 , 从2015年起 , 斗门区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 , 不少学生在学校习得传承 。 据悉 , 近日 , 五山中心小学凭借“装泥鱼”习俗上榜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
此外 , 清同治十二年出版的《香山县志》卷十四曾记载泥鱼“色灰黑 , 长三四寸 , 身有花点 , 肉嫩 , 味清美 , 可做羹” 。 当渔获归来时 , 斗门当地人将泥鱼做成一道道独特的斗门味道 , 让人不禁胃口大开 , 印象深刻 。
出品:珠海市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羊城晚报珠海全媒体传播中心
策划:吴国颂
统筹:杨雪薇
拍摄及制作:杨雪薇、郑达、钱瑜、杨楚滢、朱嘉乐、文艺、樊俊杰、陈怡杨、郑志佳
文案:杨雪薇、曾令奇
翻译:赵友斌、杨楚滢、朱嘉乐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装泥鱼|【视频】珠海斗门人的巧捕智慧 造就非遗“装泥鱼”】责编 | 吴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