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体@多少流行语,假文学之名以行( 二 )


现在可以用“凡尔赛文学”形容一切炫耀行为,但最初这一概念是同炫富行为绑定的,通过反向嘲讽的“文学”直击物欲至上的消费主义;“privilege文学”则切中了资源不公平、教育不公平的社会现状;“废话文学”以车轱辘话、重复语句为主要特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自己在互联网中碰到的海量浪费时间却提取不到有效内容的信息,是对信息通货膨胀的“以毒攻毒”;而“卑微文学”,正如其名,对抗的姿态减弱了,“卑微”的意味更浓了,既道出了地位不对等的情感关系,更带有一些自嘲的意味。
用游戏的姿态将反讽功能玩到极致,“XX文学”最擅此道。与之共通的还有以“X学”命名的流行语体,如“明学”“六学”。“明学”就是专门研究《中餐厅》第三季店长黄晓明言论的“学派”,“六学”则与六小龄童有关。将公众人物颇具争议的言论一一汇总,应用到日常语境,进行复读机式的重复玩梗,并常常伴有表情包、视频等二度创作,这就变成了一种“学科”,一门“学问”。称其为“学”当然带有调侃的意味,不过这对于理解“XX文学”也相当具有启发性。或许,不仅是内容,就连所谓的“XX文学”的命名本身,恐怕也属于反讽的一种。
名为“文学”,实为“游戏”
纵然自身承载着时代意义,具有相当自由的拓展空间,但“XX文学”难逃所有流行语昙花一现的命运。纵观近一两年时间的“XX文学”迭代速度,会颇为讶异。在有网络流行语百科全书之称的小鸡词典上,各类“XX文学”就有二十余种。如此快速的更新换代,一方面的确说明了网络语言自我革新的惊人力度,但另一方面,“XX文学”逐渐脱离其本意,成为一种命名的策略。
譬如“废话文学”,在得以命名之前,诸如“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废话句式已经被使用了一段时间,但一直没有规范性的称谓。或许是“咯噔文学”“凡尔赛文学”的流行给予了灵感,“废话文学”的名字逐渐被叫开了。不管什么样的流行语,戴上一个“文学”的面具,似乎更容易被快速地接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XX文学”的争奇斗艳。
在“XX文学”的泛滥中,人们急切地从一种语言游戏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游戏,“XX文学”的意义也消解在模仿的狂欢中,那些熟练使用“privilege文学”“凡尔赛文学”的人恐怕早已忘却它们为何产生、又为何引发狂欢。
更有甚者,将“XX文学”当成了流量密码和商业变现的手段。以时下流行的“当代语言艺术家”为例,这是一种带有错乱、令人费解的口癖的话语,以“家人们”“咱就是说”“一整个”等为标志词。有媒体人将其命名为“鬼打墙文学”,即表达语无伦次、难辨语义,仿佛舌头在“原地打转”。据新榜统计,“OhmyLady花花”是抖音上最早一批发布“鬼打墙文学”视频的博主之一,早在10月初就凭借“鬼打墙文学”的表白视频获赞45.3万,而在11月与某APP拍摄的合作视频中,将“鬼打墙文学”的语言要素植入其中,成功实现了商业变现。
【 梨花体@多少流行语,假文学之名以行】无心者在反讽中会心一笑,有心者将其转化为流量密码,都牢牢地将“XX文学”圈定在语言游戏的范畴。但话说回来,较之一般流行语,“XX文学”的创造空间无疑大大延伸了。在无节制地重复“YYDS”“绝绝子”,甚至不加场合地滥用流行语的当下,“XX文学”创新了一种较为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在网络语言表达越来越趋向同质化的时候,给流行语注入了一点儿鲜活的生命力。但必须承认,这种变化是极为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