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癞头和尚对宝黛钗说3个“不要”,薛家说了假话宝钗不如秦可卿
癞头和尚对宝黛钗说3个“不要”,薛家说了假话?宝钗不如秦可卿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如果薄命司不分性别,三人无一例外都是薄命司中的人。根据曹翁在书中设置的判词和伏笔,林黛玉最后泪尽而亡,薛宝钗守寡一生,贾宝玉出家当了和尚,抛家舍业,为林妹妹守墓到舌钝齿落。而其实,宝黛钗3人,在命运的悲剧到来之前,都有一次改变宿命的机会,而3人无一例外都选择了飞蛾扑火般的孽缘人生。而这3次转动命运车轮的机会在哪?“后山人读文史”认为都藏在3个“不要”里。>林黛玉在3岁时有一个癞头和尚说过,让她总不要见外姓亲友,而从她后来的经历看,她没有做到。贾宝玉那个命根子通灵宝玉上其实也有他的命运转机,“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句再明显不过的话,实则是宝玉的保命符。而在见到林妹妹后,他几次三番摔玉,“仙寿恒昌”的美好结局也与他渐行渐远了。
文章插图
薛宝钗的金项圈上也有两句话,和贾宝玉通灵宝玉上的话对仗工整,“不离不弃,芳龄永继。”3人之中,唯有宝钗做到了不离不弃,但结局仍然是入了薄命司,被宝玉抛弃,做了一个永远的老姑娘,”芳龄永继“这句谶语,让宝钗一生备受孤独。纵观这3人,黛玉和宝玉,癞头和尚都告诉了他们不要怎样,但他俩没有遵守,因此落入命运的悲剧里也不奇怪。但宝钗,确实做到了不离不弃,为什么却同样得到一个破碎的人生呢?这里有没有一个可能,宝钗所戴的金项圈本身就不是有慧眼的癞头和尚送给她的,而是薛家为了攀亲,自己人为打造的项圈,自己写上的这几句话呢?而让薛家没有想到的是,这8个为振兴薛家而设计的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没有给薛家带来希望的振兴,反而害了女儿宝钗一生。真应了那句“人有千算,天则一算”的俗语。
文章插图
>记得林黛玉刚进荣国府时说她那个生来就有的病吗?无论吃什么药都不见效,“三岁那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她去出家,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她,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你看,林黛玉命运里的解就在出家,或者不要见外姓亲友。而恰恰在林黛玉母亲去世之后,父亲偏偏把她送到了姥姥家,遇见了那个让她泪尽而亡的贾宝玉。林黛玉之所以违背癞头和尚的金玉良言,皆因她无法排解与神瑛侍者的爱慕之情,因此即便明知前路难行,她也必会飞蛾扑火,赴会生命之约。贾宝玉实际是青埂峰顽石的化身,本已享受着仙寿恒昌的美好生活,但偏偏要经历一下“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尘世烟火,而渐渐迷失逍遥石头的本性,因此他在尘世的悲剧命运也是在所难免的。
文章插图
而宝钗一家为了振兴薛家,让宝钗嫁入豪门,计划周详,最后也得逞了,没想到宝玉撒手尘缘,更没想到的是贾家一败涂地,连薛家还不如。所以从这个层面上看,宝钗虽然睿智异常,但相比秦可卿的见识还要逊色很多。>面对贾家的困境,秦可卿有清醒的意识: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是人力可以常保的?而聪明如薛宝钗,在荣国府居住多年,贾家江河日下的困局不可能不知道,却依然费尽心机促成金玉良缘的婚约,可见薛家的见识真心不怎么样。见识决定命运,因为一朝失算,宝钗和其家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苦难。就此话题,你有什么高见或,欢迎留言互动。参与书目:《脂砚斋评石头记》《红楼梦》《红楼夺目红》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苏轼&和尚让苏轼留下笔墨, 无奈留写一副对联, 后人说这是在骂你!
- 李冶!唐朝最传奇的女诗人, 向和尚表白却遭出卖, 唐玄宗隆重召见她
- 湖心罗汉#尼姑出一上联 和尚撑船, 篙打湖心罗汉;书生下联让她羞逃而去!
- 王和尚$推荐当代好诗,10组诗字字有真情,平凡人总给你最多感动,点赞!
- 薛家$穿上了凫靥裘的薛宝琴,为啥黯然退场?史湘云说出令人尴尬的真相
- 酒肉@张献忠让和尚吃肉否则屠城,和尚说了10个字,成千古名言
- 薛家$薄命司排第一的薛宝钗,自然结局悲惨,失了富家小姐身份,无人管
- 南无阿弥陀佛#和尚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啥意思翻译后肃然起敬,却少有人知
- 佛印和尚@千古绝对!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下联实在太经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