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两首有趣的诗歌,虽然是应人之求而作,但却承载着人际交往的功能( 三 )

诗人$两首有趣的诗歌,虽然是应人之求而作,但却承载着人际交往的功能
文章插图
好了,唐代诗人李涉的诗歌到此为止,接下来看一首宋代诗人王寀的《浪花》,原诗如下: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与李涉偶遇绿林人士并写诗一首的故事相比,王寀这首诗的创作过程也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也是一首承载着人际交往功能的诗歌。话说北宋有一个叫曹道冲的诗人,他来到汴梁谋求发展,但一时没有什么进展,于是他想到了靠写诗谋生的方法,于是在道路边上摆上桌凳,桌凳上面放上笔墨纸砚,遇到有人求诗,他便给人题诗。曹道冲也是很有诗情的,有求必应,而且写的诗客人都很满意。不消时日,他便在汴梁城里有了知名度。诗人$两首有趣的诗歌,虽然是应人之求而作,但却承载着人际交往的功能
文章插图
但是,也会有不速之客前来求诗,他们前来并不是单纯的求诗,而是有意要刁难一下曹道冲,或者也有想与曹道冲切磋一下技艺的想法。这一天,正当曹道冲坐到桌椅前,开始一天的工作时,来了这样一位求诗的客人,他说想让曹道冲写一首以浪花为题材的绝句,诗歌要求以红字为韵。曹道冲思索半天,无法完成。于是说这首诗他写不出来,因为太难写了,单纯写浪花还可以试一下,但是要以红字押韵,实在是不知如何执笔。以“红”字押韵的浪花诗也让曹道冲左右为难。诗人$两首有趣的诗歌,虽然是应人之求而作,但却承载着人际交往的功能
文章插图
但接下来曹道冲说,有一个人,他才华横溢、诗名在外,你何不找他去求诗呢?来人问道:是谁?只听曹道冲说出的名字正是王寀。于是曹道冲和客人一起去拜访王寀。王寀听了他们的事由后,欣然应允,略加思索,便写成了这首《浪花》诗。曹道冲为何对其他的诗题都能从容应付,而对这首浪花诗却感到为难呢?这主要是因为平常说的浪花,指的是河流中水流湍急而形成的一种形态,水浪如花,但要以“红”字押韵,自然是超出了曹道冲的诗歌创作领域和范围。诗人$两首有趣的诗歌,虽然是应人之求而作,但却承载着人际交往的功能
文章插图
王寀的高明处,在于避实就虚,不写水浪如花,却从浪花中的倒影入手,衬托出浪花的色彩,因此当王寀将诗写好后,客人大为赞赏,连曹道冲也佩服不已。王寀写的浪花,是夕阳倒映在秋水中的影子。诗人不仅按要求写出了一“红”字押韵的浪花,而且还创设了一幅很有意境的浪花画面:你看,那缱绻秋水倒映着天空,渔舟上的笛声在晚风中悠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在碧波荡漾的长河中有一朵朵绽开的奇花,又有谁能够采摘到这朵浪花呢?那凋零摇碎的千瓣落红,是秋日夕阳在江波里投下的倒影。诗人$两首有趣的诗歌,虽然是应人之求而作,但却承载着人际交往的功能
文章插图
悬在天边的夕阳是红色的,圆圆的,看上去不像花朵。但倒映在水里,微波荡漾,就容易形成幻象。加上晚风吹皱一江秋水,把这个又红又圆的影子摇碎了,形成层层皱折,这就更像一朵朵娇艳的花瓣了。晚风时而吹起,时而停歇,江面的波浪也随着晚风时而起伏,时而平息,夕阳倒影也就时圆时缺,有时也如同随风摇曳的花朵,有时也像随风飘零的花瓣。诗人王寀匠心独运,在“红”字前又加了一个“残”字,这是非常传神的。但这首绝句的佳胜处,又决不仅仅在于这超绝的点睛一笔,而是通体晶莹,风韵悠远,有一种幽邃的意境。诗人或许还觉得秋江清冷,一朵奇花,终嫌寂寞,于是以“一江秋水浸寒空”起笔,为江中的这朵浪花勾勒了一个宏大的背景,同时也为诗句涂上了靓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