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源计划”两周年揭秘戏剧孵化经验:回归原创作品该有的样子( 三 )


新京报:“培源”目前平台的人才储备量如何?
高建成:从创立之初“培源”便开发了独立的官网以及小程序 , 截至2021年12月底 , 培源平台实名注册编剧911名 , 涵盖200余个城市 , 原创剧本1225部 , 演员也达到近400人 , 实名认证出品机构150余家 , 培源专家评审库拥有合作专家近300位 。
新京报:面对如此庞大的人才数据 , “培源”下一步的举措有哪些?
高建成:作为平台 , 无外乎一手托两家或多家 , 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 撮合创作者与演出机构之间自主进行合作 。 我们也正在努力将平台的信息开放 , 每家机构可以通过“培源”平台 , 在征得作者的同意下获取他们感兴趣作品的完整剧本 。
同时 , 原来我们只是承载剧本能够被部分展示的功能 , 现在觉得创作人才也很重要 。 今年我们新增功能就是将编剧的履历呈现出来 , 像是演出行业的“招聘网站” , 可通过购买版权等方式解决自身剧本的存量问题 。
新京报:为何还要创建“培源优选”品牌?
高建成:我始终认为 , 一直以来在艺术行业 , 很难让大部分人都能得到机会 , 因为整个行业永远是金字塔式的结构 , 优秀的永远是少数 。 “培源优选”的目标 , 就是针对两期积累下一百多部进入复评的作品 , 把这部分编剧推向商业市场 , 有“培源优选”作为他们的经纪公司及代理公司 , 提供很多除戏剧以外的编剧工作 。 目前“培源优选”将二十多位编剧推向文旅演艺市场 , 已打造出国内情浸式夜间剧场《寻仙缘》、融合秀演《重逢草原》等作品 。
新京报:在最后还是想回归“培源”的初心 。
高建成:谈到初心 , “培源”一直希望整体戏剧环境 , 能够回归原创应该有的节奏与样式当中去 , 给更多年轻的戏剧工作者提供机会 。
新京报:对于“培源”未来的发展愿景是什么?
高建成:我们将继续通过自主征集、联合征集和定制委约征集三种形式 , 每年稳定吸收新的作品和编剧人才 , 以孵化剧本为抓手 , 联动培养制作人、导演和演员等创作人才 , 丰富产业源头青年优秀戏剧人才储备 , 逐渐打造中国优质舞台剧输出和整合系统 , 建立内容供应和采买、人才交流和服务的有效沟通机制 , 助推行业生态发展和产业化进程 。
新京报资深采访人员 刘臻
资深编辑 田偲妮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