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帝尧为何叫“尧”?甲骨文改写认知( 二 )


甲骨文|帝尧为何叫“尧”?甲骨文改写认知
本文图片

从上图来看 , 许慎等人看到的应该是演变后的尧字 , 最典型的是第一排左边第三 , 仿佛人在土丘之上 , 自然就高了 。 但如果看甲骨文尧字 , 分明是“上土下人” , 即一个蹲着的人 , 头上有两个土丘 。
甲骨文|帝尧为何叫“尧”?甲骨文改写认知
本文图片

当然 , 土丘高出地面 , 也可以勉强解释尧与“高”有一定关系 。 但甲骨文中已有高字(上图) , 字形与今天的差不多 , 与尧字字形毫无关系 。 既然商代已有高字 , 为何还要造出另一个尧字表示高?而且 , 相比其他一些文字 , 高字创造要相对简单一些 。 因此 , 尧字本义不太可能是“高” 。
另外 , 之所以说尧字上面是“土”或“土丘” , 而不是陶器 , 或其他什么东西 , 不妨看一看甲骨文中的土字(下图) , 两者高度相似 。
甲骨文|帝尧为何叫“尧”?甲骨文改写认知
本文图片

既然如此 , 尧字本义是什么呢?在古代汉字中 , 读音相近或相同的汉字 , 往往存在密切的联系 , 比如商与宋就有关系 , 因为宋字下面的“木”是桑木 , 桑与商同音 , 所以周成王将商朝遗民封于宋 , 而尧字与窑、陶的古音一致 , 再结合“陶唐”二字来看 , 尧字上面两个土丘应是制陶所建造的高出地面的土窑 , 下面是一个人或在烧火等 , 即帝尧善于制陶 。
后来 , 可能用尧字表达制陶过程太过笼统 , 于是古人在尧字基础上 , 加上三点水变成浇 , 加上火字旁变成了烧等 。
甲骨文|帝尧为何叫“尧”?甲骨文改写认知
本文图片

陶寺遗址——尧都?
1978年 , 在山西临汾襄汾县陶寺村 , 考古发现的“陶寺遗址” , 距今4300年—3900年 。 对比文献来看 , 陶氏遗址很多发现可以印证帝尧的历史 , 比如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上图)、以及龙图腾等 , 因此如今陶氏遗址被很多人定位为“尧之都” 。 而在陶寺遗址中 , 制陶技术令人叹为观止 。
通过考古还原 , 中国上古时有三种制陶技术 , 即“贴敷模制法”或“泥片贴筑法”、“泥条盘筑法”、“轮制成型法” , 其中“轮制成型法”最为先进 , 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 而且造出的陶器器形规整、胎薄而硬 , 陶寺先民就采用这一种制陶技术 。
陶寺遗址的陶窑 , 结构更加完善 , 密封性更好 , 窑内温度可以提高到1000℃左右 , 在同时代遗址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 同时 , 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器 , 不仅普遍使用袋足、圈足、三足、耳和手柄等附件 , 而且陶器样式繁多 , 炊具、藏储器、食器、饮器等 , 每一种都有很多形状 , 犹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
可见 , 如果陶寺遗址是“尧之都” , 那么将进一步证实帝尧与制陶存在密切联系 。
甲骨文|帝尧为何叫“尧”?甲骨文改写认知
本文图片

【甲骨文|帝尧为何叫“尧”?甲骨文改写认知】以今天眼光来看 , 制陶没什么太大的技术含量 , 但在4000年前 , 制陶却是高精尖的技术 , 而当时古人日常离不开陶器 , 制陶、卖陶可以迅速强大起来 。 帝尧掌握了先进的制陶技术 , 或许就是借此迅速强大了起来 , 在群雄之中脱颖而出 , 最终成为上古五帝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