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者与诗人的光芒在德国绽放(中国经典作家在海外)( 二 )


1985年,顾彬出版了翻译诗集《太阳城札记:1919-1984年的中国现代诗歌》,里面收录了包括冯至在内的16位中国现代诗人的作品。诗集选译了冯至《十四行集》中的18篇作品,这是笔者所见冯至诗歌最早的德语翻译。其中,《十四行集》第13首直接以《歌德》为题,以“万物都在享用你那句名言/它道破一切生的意义:‘死和变’!”结尾,这是德国读者熟悉的话题。
海外研究者强调,冯至的十四行诗堪称“西化体”(借助西方体式)格律诗最完善的例子。《中国当代文学》序言中,也对冯至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给予高度评价。其中提到:“五四”初期白话文创作的最大挑战来自诗歌,特别是在格律诗方面,甚至可以说是成果寥寥。如果说徐志摩和闻一多赋予自由体以新的形式,那么,1911年到1949年之间,这种形式的最优秀的代表就是冯至的十四行诗。20年后,在2005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第7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慕尼黑K.G.绍尔出版公司)一书中,顾彬仍坚持同样的观点。
1987年,冯至获联邦德国国际交流中心艺术奖之后,苏坎普出版社出版了完整的《十四行集》,题名《冯至:十四行集》,除了27首德语翻译外,还附有中文原文。目前该译本被德国多所大学及州立图书馆收藏,如慕尼黑大学中心图书馆、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柏林自由大学图书馆、柏林州立图书馆、汉堡大学图书馆以及位于莱比锡的德国国家图书馆等。
由于冯至《十四行集》在形式上采用了十四行体,国内及欧美很多学者都强调了里尔克十四行诗对其的影响。但来自海德堡的汉学家Goatkoei Lang-Tan却点明了歌德对这组诗在内容上的影响。其在《中国格律诗的传统结构及东西碰撞》(《亚洲》,1986年第20期)一文中指出,歌德诗歌中死与变(Stirb und Werde)的思想,死亡以及由死亡幻化而出的新生,几乎贯穿了整个《十四行集》的主题。与此同时,冯至对歌德“死亡与变化”的理解中还融合了道家以及禅宗等中国传统哲学的哲思,从而赋予诗歌以浓烈的隐喻色彩。
《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冯至的十四行诗》和《哲学的路:冯至的十四行诗》两篇文章,是顾彬对冯至《十四行集》的阐释与评价。除了歌德对冯至的影响外,顾彬还引用了捷克汉学家Márian Gálik的观点,即冯至的十四行诗也反射出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的影子。冯至在海德堡求学时,曾聆听过雅思贝尔斯的课。当然,文章最重要的一点是顾彬自己的看法:鲁迅也是影响冯至十四行诗创作的重要因素。以“路”为题眼,顾彬列举了《十四行集》中的第17首《原野的小路》,诗中“是多少无名行人的步履/踏出来这些活泼的道路”两句,让人联想到鲁迅散文《故乡》中的那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顾彬指出,鲁迅在这里把“希望”这一概念和路的形成结合在了一起,而冯至在第一小节中将重心稍作偏移,将关注点从路的形成转移到路上生命的出现。
除最负盛名的《十四行集》,冯至的《北游及其他》组诗(1929年沉钟社)也被翻译成德语,发表在《东方》杂志(Orientierung)1990年第1期上。对于这一组冯至早期诗歌,译者Barbara Hoster注意到其中显露的现代意识,尤其是自我的表达主体以及对城市经验的抒写:在城市不断现代化的同时,人在其中随之产生的漫无目的、郁闷以及无助,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不曾出现的经验。可以说,冯至的创作,拓宽了中国文学经验的表达。
【 翻译!学者与诗人的光芒在德国绽放(中国经典作家在海外)】因文化交流的贡献屡获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