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文明里都有其价值观 , 表达了一种偏好 , 谁比谁更重要 , “义”比“利”更重要 , 这个就是中国文化的价值偏好 。 孟子讲 , 鱼和熊掌的选择 , 不仅仅是适用于一个人 , 也是适用于社会和国家 。 所以孔子的儒学包括孔子和他亲近的学生 , 都在不同方面表达了这样的思想 。 比如说《大学》里讲:“国不以利为利 , 以义为利” , “以义为利”的思想是对前面讲的“义”“利”关系一种新的表达 , 不是儒学不讲“利” , 而是把对“义”的追求看作是最根本的“利” 。 国家不能只追求财富、富强这样的利益 , 国家要把对道义的追求看作最根本的利益 。 这样深刻的思想 , 应该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一致的 。
我们说今天处在一个现代化、全球化的过程里 , 现代化过程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产力发展 , 但也在相当程度上破坏了传统的“义”“利”平衡 。 在传统社会 , 人也是要求“利” , 但是在孔子儒家思想的作用下 , 能够达到一种“义”“利”的平衡 。 现代社会和文化向着工具和功利的一边片面发展 。 “功利”跟道义相对 。 “工具”就是西方社会学中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对立 。 价值理性就是有确定的价值目标 , “工具”是强调手段的合理性和理性化 。 怎么治理现代社会的弊病 , 是全世界和现代文明都必须要处理的课题 。 当然我们可以说孔子和儒家的思想 , 可以对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片面性或者说偏向形成一种制约 , 这是它的现代价值 。
“义”的概念在孔子思想里一般是指道德原则 。 到了孔子以后 , 儒学里面“义”的概念更加丰富了 ,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被赋予了“正义”的规范涵义 。 《礼记》“仁以爱之 , 义以正之”“仁近于乐 , 义近于礼” , 便突出了义这种规范意义 。 仁是用来爱的 , 义以正之 , 正的是规范的意义 , 仁义是代表一种规范的力量 。
在孔子思想里面 , 也讲道义 , 但是并没有把“仁”和“义”同等看待、并列 , 孔子的弟子子思 , 子思的学生孟子就已经把“仁”和“义”并提 , 把“义”提高到了和“仁”并立的地位 。 所以孟子以后儒学中不仅单独地提到了“仁”的重要性 , 而更多地把“仁”“义”并称 , 使“仁义”成为儒学里最突出的道德价值 。 在儒学里边“正义”的涵义特别强调对善恶是非作出明确的区分判断 , 对惩恶扬善要下果断的决心 。 并且义不仅仅是个人的德性 , 也是社会的价值 。
今天的现实世界 , 我们面对现实世界的各种复杂的现象 , “仁”和“义”还有何种含义?“仁”是要导向社会和谐 , “义”是要导向社会正义 , “仁”要导向“世界”和平 , “义”要导向国际正义 ,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本文图片
04
守 中
“守”就是守卫守护 , “中”就是中庸 。 孔子很重视中庸 , “中”的本意是不偏不倚 , 另外“中”的一个意思就是“时中” , 指道德原则要随着时代的变化、环境的变化有所调整 , 经过调整能够达到无时不中 , 避免道德原则跟时代脱节 , 使道德原则的应用实践 , 能够跟时代跟环境的变化相协调 , 也就避免了道德准则的固化僵化 , 这之中“中”应该说具有很丰富的涵义 。 “庸”是注重变中有常 , 即是不变之常 , 尽管时代环境在不断变化 , 人不断适应时代环境的变化 , 同时道德生活里 , 终归有一些不随着时代而改变的普遍原则 。
所以“中庸”在孔子看来代表了这样的普世原则 。 儒家的“中庸”思想 , 一方面反对“过”和“不及” , 反对有所偏倚 。 《论语》说:“过犹不及” , 所以孔子的思想从这方面来看 , 始终主张以中庸排斥极端 。 另一方面还提出了“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中立而不倚” 。 这既是人生的态度 , 也是一种思维的方法 , 应该说对中华民族这种思想和态度都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
- 心学@心学大师王阳明龙场悟道,是如何在人生低谷,孕育出思想高潮的?
- 中国经济#2021年度经济学图书有三个特点:思想性、历史叙事及学科交叉
- 马克思主义!安徽师范大学一盏“思想之灯”亮了30多年
- 秦国玲#奎文区18所学校、幼儿园获批成立“孔子学堂”
- 禅宗!为什么说山水画创作思想,诠释的是禅宗的法脉?
- 孔子|人物志·序|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
- 孔子!黑格尔眼中的孔子和《论语》竟如此不堪,为何没人站出反驳!
- 为师!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一7岁小孩回答后, 孔子拜他为师
- 美的|思想的“颜值”
- 孔子|大器晚成,大都是这四种人,有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