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鲁迅没有尝过龙虱( 二 )


文章插图

龙虱通常有两种吃法:和味龙虱和椒盐龙虱。前者用沸水灼一下,停火浸泡片刻,用沸水汆了以除去昆虫的异味,然后用油盐香料调味,把它腌渍一阵,入味之后隔水蒸熟。后者是灼后油炸,再拌上花椒盐。前者味厚,后者香口。我觉得龙虱最好的做法是“和味”,所谓“和”,就是平和清淡的意思。粤菜讲究“鸡有鸡味,鱼有鱼味”,同理“虫有虫味”,其核心要义,就是不能用油炸、油辣椒之类的重口去掩盖虫子的本味。街上的小贩制作更简单,把龙虱灼过,调味,沥干水,用油炒一下便成。龙虱中最极品的是金边龙虱,也就是母龙虱。因为虫体边缘有一圈淡金色的镶边而得名。金边龙虱个体小,甲翅软,没有异味,可以像吃花生米那样整个扔进嘴里。母龙虱比公龙虱好吃!怎么区分?展开看前足有没有吸盘,公龙虱有,母龙虱没有。

金边龙虱不常见,因为体型小,不好捕捉,所以通常吃的都是公龙虱。怎么吃呢?拿起一只龙虱,拔掉头部,剥掉足翅,便见颈部露出肚腹里白白的奶色样内容物,黑色硬翅底下,衬有白褐交替的背纹,除头时要注意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旋动,连带拉出龙虱连接头部的内脏,以除去内脏的苦腥味。不懂的人在拧龙虱头时用力过猛,一下把线状物扯断,肠肚还留在体内,吃下去便有点儿腥味,毕竟龙虱可是凶猛的肉食性昆虫啊!龙虱本身有轻微咸味,不用额外调味。放入口中,稍为一嚼,咯咯作响,其实没有多少肉可吃,只是有点咸鲜味,完全是过上口瘾的感觉。
昆虫$鲁迅没有尝过龙虱
文章插图

记得上小学时,父母工作忙,每天给我三毛钱,让我自己上学路上吃早餐。馋嘴上来了,我会刻意省下一点早餐钱,比如将三毛钱一碗的扣肉河粉(或者牛腩、叉烧、牛排、猪脚、田螺等荤菜搭配的河粉)改为两角钱的腐竹素粉、青菜素粉,甚至一毛钱的净粉斋粉,这样放学以后,就有一两毛钱的零花钱可花了!一毛钱能买到什么?可以买到一把乌黑发亮的和味龙虱!小贩还可以让我自己挑,虽然都差不多大小,但总有个头略大一些的肥龙虱,快半个手掌心大,感觉吃起来味道更醇厚!小贩用一张牛皮纸包了个三角包给我,一路走一路吃,龙虱就是当做零食吃的,一只只咸香酥脆,饱满肥美,可以在嘴里嚼半天。

记得以前我写过一篇《南方蟑螂与原初大地》,起因是当时网络江湖掀起了一场北方蟑螂和南方蟑螂的大论战,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小强,据说来到南方的北方人,没有一个不对嚣张至极的南方蟑螂产生敬畏之心,受到了强烈惊吓。南方蟑螂简直不要太可怕!从广州到厦门,从南宁到海口……北方人的尖叫声遍布在南方很多城市,来到了蛇虫出没的南方,北方人只能感叹“笑着活下去”!其实,把南方蟑螂说成是飞天神武大将军,多半是恶搞吧?那有那么可怕让人瑟瑟发抖。所谓穷山恶水之处,嶂气蚊虫妖冶,其实就是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好,万物皆悠然而生。你说,生活在小强们活蹦乱跳、四处出没的地方,当它们出列上街甚至当空起舞时,还有那闲功夫甩手爆哭尖叫什么的,拿起手边随便什么物件,小心翼翼地靠近,然后快狠准地迅速拍死它,或者上前一脚踩扁,这不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吗?有什么怕的不要不要的?如果对肥大的南方蟑螂都有心理阴影,那么与蟑螂有些相似、但更为乌黑油亮的龙虱,岂不是一道令人毛骨悚然的“暗黑料理”?你说,当北方人看到大街上走来的一个老广,将一只椒盐龙虱咬得嘎吱脆,误以为那南蛮正在口吞蟑螂,会不会大惊失色、落荒而逃?哎哎别跑呀!我还没有说清蒸沙虫(一种海生蠕虫)、爆炒蝎子、白灼地龙(地龙就是蚯蚓)、水煮桂花蝉(一种长得像蝉的水生昆虫)、油炸竹虫(一种寄生在竹筒内的虫子)、油炸蜂蛹、禾虫焗蛋(禾虫又名沙蚕,生长在水稻田里的一种虫子,颜色黄红绿交替,长着密密麻麻疣足)……发现我自顾自讲得兴高采烈,身边已空无一人,吃虫子的人,总是孤独到没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