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武则天为何能掌权?李治不是傻子,他不会蠢到把权力交给一个女人( 二 )
文章的体裁,自然要用最能抒发情感的诗。武则天将自己的痛苦和期盼杂糅到墨水中,挥笔写就了《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此来长下泪,开箱验看石榴裙。”
这首诗写得非常动人,且不矫情。为了让李治明白自己的心意,武则天不惜将自己刻画成“色盲”,“看朱成碧”。这种别具一格的思念表达,绝对是武则天绞尽脑汁思考了无数个日夜的结果。李治是个敏感的人,但仅用文字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武则天还附带了一条勾起李治回忆的红裙,当作这首情诗的“催化剂”。
文章插图
这首诗,李治有没有看到?
史料中并未表达。
不过,从接下来李治的表现来看,他绝对读过了,而且深受感动,因为他专程去了一趟感业寺。
李治上台后,在龙椅上一秒钟也不敢懈怠。正因为忙于工作,所以他才忽略了爱情。然而,人非草木,在看到那首诗或那条红裙后,他的敏感神经瞬间被勾起:“她可是我最喜欢的女人啊,不论如何也不能忘记她。如今,她活得如此困顿,我却一度冷落她。更何况,早年我曾对她许下诺言,身为一国之君怎能违背诺言呢?”
思来想去,李治下定决心,把这个女人接到自己身边。
虽说已经做好了决定,但现实是残酷的,他短期之内根本没有把武则天留在身边的可能。要知道,唐太宗驾崩,为人子的李治必须按照祖制守孝二十七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他必须守在皇宫中,不能出宫乱跑。想要见到武则天,唯有等到先皇忌日那天,以进香祈福的借口瞒天过海,才能得逞。
盼星星,盼月亮,李治因一封信开始等待,直到永徽元年五月二十六日,也就是先皇驾崩的忌日。不过,摆在李治面前的,还有一个大麻烦。按照祖制,给先皇进香,应该在宗庙或祖陵进行,而非感业寺。虽说李治贵为皇帝,但他必须找个理由搪塞文武百官,堵住天下人的嘴巴。
史官似乎在与我们开玩笑,这么关键的情节竟没有见于史料。
文章插图
李治究竟是靠什么说辞说服了大臣的呢?要知道,李治上位未久,朝中有不少太宗朝的元老,他们都是群迂腐的老家伙,李治这个毛头小子怎能驾驭得住?或许是他想到了借口,或许是他干脆用皇权压人,亦或是大臣们不约而同地默许了李治的行为——谁让这小子隔三差五捧着条红裙子流眼泪呢?
总而言之,李治拍板决定,这年的祭祀就要在感业寺进行,朝臣对此并无微辞。对于武则天来说,这个机会简直是千载难逢的。幸亏李治还算有良心,及时想到了二人之间的感情。只是,两人已分别了一年,李治变得愈发成熟稳重,武则天却面容憔悴脸色蜡黄。回想起早年那些旖旎的岁月,一对旧人相顾无言,竟双双哽咽了。
史料仅以一句话,记载了两人的相逢:“忌日,上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除了哭泣之外,还有什么?自是无休无止地倾诉衷肠,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心迹。估计这些话太过肉麻,也有可能涉及到当朝皇帝与先皇才人之间的不伦之恋比较敏感,总之史官并没有向后世表述他们说了些什么。所幸,结合前因后果,我们能猜出个大概。
眼泪流干后,两人又做了些什么?
我们同样不得而知。
不过想来,他们的尺度不会太夸张,毕竟李治给父亲上香,身边肯定跟着一群朝臣,总要注意影响。李治之所以来到感业寺,说明他情深义重。这场相逢,将武则天手中的救命稻草换成了粗麻绳。武则天知道,自己即将爬出谷底,重回人生巅峰。
- 霍克森$大英博物馆的橱窗中,放着一把普通锤子,为何游客都喜欢看它一眼
- |大英博物馆的橱窗中,放着一把普通锤子,为何游客都喜欢看它一眼
- 国王&文殊菩萨下凡差点被凡人淹死,他为何不敢反抗?灵山有一个规定
- 中庸$儒家文化为何能千年不衰?一是因人们的需求,二是因中庸的内核
- 王夫人&王熙凤为何喜欢黛玉不喜欢宝钗她说的一句俏皮话,透露了答案
- 成婚&黛玉去世之后,贾宝玉为何没有立即出家,而是和宝钗成婚之后
- 艺术作品@大街上乞丐的字那么漂亮,专家为何批评不值一提,艺术也看出身?
- 苏轼!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苏轼为何对韩愈会有这样的评价?
- 人参果#《西游记》里, 镇元子为何成不了仙 原来如此!
- 黛玉@同样到贾府做客,妙玉为何只请黛玉、宝钗喝茶,不请史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