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王人博:我们需要发现行动的逻辑,而不仅是书面的规则 | 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二 )


法律是国家性的、书面的 , 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感觉不到法律对自己的意义 , 也主要不依赖法律生活 。 对普通个人而言 , 只要自己不做犯法的事 , 就无须直接与法律打交道 。 虽然 , 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 如开车、行走、借贷、婚丧嫁娶等等 。 法律越是在生活之中 , 似乎越会让人觉得离它越远 。 中国人的身边生活依靠的是亲人、朋友、邻里、师生、同学、同乡等情感、人情以及关系 。 普通人的生活依赖的是传统与经验 , 而不是书面的法律 。 这需要深入到日常生活中 , 发现行动的逻辑 , 而不仅仅是书面的规则 。
02
值得推荐的图书
2021年我所阅读的主要是有关这方面的著述 。 给我印象深的都不是新近的研究成果 , 而是属于旧书 , 有的是重读 , 有的是翻箱倒柜地第一次看 。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 2015年就有了汉译本 , 知道这本书较早 , 之前也间接引用过 , 却没读 。 这是由两位美国语言学者合作的成果 。 之所以阅读它 , 是与上面思考、关注的问题有关 。 按照语言哲学 , 说话就是做事 。 我们靠语言显形我们的存在 , 理解我们赖以存在的规则以及经验 。 而这两位研究者告诉我们:隐喻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 , 离开了隐喻 , 我们便无法生活 。 隐喻不是通常说的一般修辞或比喻 , 而是概念建构的基本质素 。 它来自于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建构 , 即以一种事物作为模本去理解另一种事物 。
规则|王人博:我们需要发现行动的逻辑,而不仅是书面的规则 | 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文章图片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作者: [美] 乔治·莱考夫、[美] 马克· 约翰逊
译者: 何文忠
版本:启真馆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年4月
我们中国人在社会层面 , 把人分为“生人”与“熟人”是关系的基础 , 也是在国家法度之外最重要的生活依凭 。 这种建构依赖于农作物的隐喻 , 是生活经验概念化的结果 。 正如农作物由生变熟需要一个过程 , 离不开时间、水分、阳光;熟人的形成同样需要时间以及感情的培养 , “培养”这个概念也依赖“人是农作物”的隐喻 。 除了农耕文明之下的“农作物”这个隐喻之外 , 我们人类也共同依赖“方位”、“建筑物” 。
在人体“上下”方位中 , “上”通常意味着优越 。 如头领、鼻祖、耳目等 , 说到自己时 , 我们习惯指着自己的鼻子 , 而不是腿 。 “脸”的隐喻更为广泛 , 通常是道德伦理建构的依据:如“不要脸”、“脸皮厚”等 。 像“基础”、“栋梁”、“心房”、“心间”则是来自于建筑物的隐喻 。
《孔子:即凡而圣》 , 是赫伯特.芬格莱特的名著 , 2002年翻译成中文 。 就我的阅读而言 , 从中获得的最大教益便是这个书名 。 孔子不是宗教意义上的教主和先知 , 他的使命也不是为了救赎 。 他存在于现实的生活世界 , 在生活中感悟意义 。 他教给学生的都是他自己努力做到的东西 。 在他那里 , 无论是“仁”、“义”、“恕” , 还是“忠”、“信”、“礼” , 都不是抽象的 , 而是他身体力行的 , 在凡俗中成就自己 。 圣人并不“超凡脱俗” , 他首先是个凡人 。 孔子也特别重视“学”的价值 。 “学”区别于西方的人格启示、真理洞见、逻辑抽象 。 “好学”不止是勤奋的意思 , 而是对学习的东西得要领 , 善于领会 , 然后变成规范与意义 。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 2017年出版 , 至2020年已是第8次印刷 。 当然 , 我是读的最新版本 。 这是一本由中国人自己写的有关中国人的一本书 。 作者的学术努力方向和目标是用中国的概念术语 , 而不是套用西方的学术范式研究中国 。 该书写作的前提是摒弃了固有的中西二元对立的观念体系 。 作者阅读西方理论 , 但又不按那些理论、范畴为中国构象 。 本书属于社会学著作 , 它首先要努力澄清的是“社会”和“人”这两个基本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