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顺淦#永嘉这间民房里“潜伏”着30来条“龙”!

年关临近,作为专业做首饰龙和板凳龙的师傅,陈顺淦每天都在赶工。67岁的他,双手粗糙黝黑,布满手茧,短短指甲缝隙残留着劳作留下黑灰,也正是这双手,让他的名字列入温州市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名录。
陈顺淦#永嘉这间民房里“潜伏”着30来条“龙”!
文章插图

制作繁琐
今年要做12对24只板凳龙
温州永嘉县乌牛街道上三房村人民路一间普通的民房里,“潜伏”着约30条“龙”,首饰龙、板凳龙、大龙、小龙、龙尾一一摆放,成品、半成品、雏形都有。大门口一条已完工的板凳龙威风凛凛,身长约4米,宽1.4米,高逾2米,共三层,层层有楼阁亭台,里面摆放着历史人物、传说英雄、神话仙人等。这些绸塑人物个个服饰优美、神采各异,活灵活现。前有龙头后有龙尾,内贴精美细纹刻纸,全身披彩挂绿,色泽艳丽,煞是热闹。
陈顺淦#永嘉这间民房里“潜伏”着30来条“龙”!
文章插图

“今年没有人预订首饰龙,所以做的全部都是板凳龙,总共有12对24只。”陈顺淦说,板凳龙没有首饰龙那么高大上,一只目前售价约2万元,制作过程也很繁琐,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粗心。从上山砍竹到描绘图纸,一条板凳大龙制作时间大约需要32天,而且每天得起早摸黑。
陈顺淦#永嘉这间民房里“潜伏”着30来条“龙”!
文章插图

陈顺淦的手机里存着很多客户取货时视频,他时不时放出来看看听听,他说这是他最大的工作动力,客户满意才是支撑他一年一年做下去的真正原因,为此他从不和客户讨价还价。永嘉首饰龙是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顺淦是永嘉首饰龙代表性传承人,肩负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任,陈顺淦引以为傲,他把自己制作的首饰龙拍成照片放大裱好挂在家中一楼大厅,这也是他从爷爷、爸爸手里接过这门手艺后对长辈最好的告慰。
陈顺淦#永嘉这间民房里“潜伏”着30来条“龙”!
文章插图

传承祖业
外贸老板变民间手艺人
谈起小时候的事,陈顺淦记忆犹新,他有四个姐妹,当时也是大家庭,父母一年到头为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辛苦劳作。13岁那年,陈顺淦听从父母安排跟伯伯学黄杨木雕,从此揭开人生新篇章。
机灵聪慧的陈顺淦很快学业有成,1980年,25岁的他开办了乌牛仁溪艺雕厂,专做黄杨木雕,并开始到广交会上寻找订单。1982年,陈顺淦拿到了他广交会上第一笔订单,价值十万元人民币,他的木雕以人物雕刻为主,出口到日本。由于制作精良大受客商欢迎,生意火爆。1987年,他不满足于广交会的订单,开始赴日本参加展销会,出口商品不仅限于人物木雕,还包括拐杖、木制大刀宝剑等,外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陈顺淦#永嘉这间民房里“潜伏”着30来条“龙”!
文章插图

艺雕厂红红火火成了县里的“三优”企业,但陈顺淦还是抽出时间学会了如何做首饰龙。“我爷爷是做首饰龙的好手,到我爸爸这一辈,我家的首饰龙手艺在当地一片相当有名气了。技多不压身,我肯定要把这手艺给继承下来。”由于做首饰龙同样需要做黄杨木雕的刻功、画功等功夫,陈顺淦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了。
到了2008年,外贸生意开始萎缩,更重要的是长年的木雕工作让陈顺淦的眼睛疲惫不堪,于是,他决定,一心做首饰龙,从此,老板变手艺人。在他的影响下,陈顺淦的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学会了做龙灯,并且影响到了他的孙子辈。虽然现在他的子女都离开乌牛在外打拼事业,但逢年过节回家,子女儿孙都是他做龙灯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