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联$和尚出上联:良犬为狼差点狠,苏东坡巧对下联,成为千古绝对

对联又称对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对偶文学,或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虽然语言简单,但是意义深远,而且讲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
在对联的发展中,还与古典诗词逐渐融合互补,为历代文人所喜爱。到了宋代,文豪苏轼苏东坡更是将禅宗与对联结合,以对入禅,以禅应对,由此还引出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并且流传至今。
相传,苏轼还曾为一拆字对联“良犬为狼差点狠”对了一句下联,被称为千古绝对。那么,苏轼是如何应对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其中的趣事。
下联$和尚出上联:良犬为狼差点狠,苏东坡巧对下联,成为千古绝对
文章插图

年少成名,官海浮沉
说起苏轼的家庭,可谓是书香门第,苏轼与他的父亲苏洵、他的弟弟苏辙都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合称“三苏”,虽然他的父亲在文坛很有名气,却不是从小勤奋好学的那种人。
在苏洵25岁时,才意识到刻苦钻研的重要性,而直到27岁才奋发读书,一直到了32岁这年,他才觉得自己的学问足够了,就开始教授年幼的苏轼、苏辙读书识字。
等到苏轼二十岁时,他与弟弟苏辙同时进士及第,而苏洵的文章也备受欧阳修的好评。一时间,父子三人的名声远扬,还轰动了整个京城一带。
不过,母亲与父亲接连去世,苏轼和苏辙不得不回家守孝。再回到京城时,欧阳修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京城的政治局势也浑浊不清,已经不是兄弟俩二十岁时眼中的和平年代了。
下联$和尚出上联:良犬为狼差点狠,苏东坡巧对下联,成为千古绝对
文章插图

苏轼当时反对王安石等人推行的新政,便上书议论弊病,王安石十分恼怒,就在皇帝面前数落他。就这样,苏轼见京城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所,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被迫离开京城。
从此,苏轼便开始了四处奔波的日子,每个地方都生活了不久便被调任。或许在别人看来,这是十分令人沮丧的生活,苏轼却乐观积极地迎接未知的挑战。
在徐州时,洪水来袭,他登上城墙,号召禁军、百姓与他一同抵御洪水。禁军首领大受感动,“太守您尚且还在与洪水抗争,我们这些士兵怎么可能逃走。”
于是,军民官一同抗沙泄洪,保住了徐州城。在此期间,苏轼还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也十分喜爱在徐州的生活,并写下了“欲买尔家田,归种三顷稻。因营山前宅,遂作泗滨老。”的诗句。
下联$和尚出上联:良犬为狼差点狠,苏东坡巧对下联,成为千古绝对
文章插图

只是,随着政局的不断变化,苏轼也不断在入京、出京之前“徘徊”,还因“乌台诗案”险些丧命。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是不断被贬谪到边远地区,但是苏轼对生活依旧充满热爱。
洒脱豪放,广交好友
从苏轼的诗词文章中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豪放洒脱的人。不但结交了许多好友,而且为人处世也秉持着真诚的态度。苏辙对自己的兄长有如此的评价:
“对待别人的优点,他会不吝啬称赞;对于别人的缺点,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指出;如果有人需要帮助,他会不顾利害。即使多次被疏远、命运多舛,他也不记恨任何人。”
苏轼的贡献之一在于,想到他的性格为人,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北宋的文化精神。文学影响到品格风气,这是其他文人很少能做到的事情。
下联$和尚出上联:良犬为狼差点狠,苏东坡巧对下联,成为千古绝对
文章插图

【 下联$和尚出上联:良犬为狼差点狠,苏东坡巧对下联,成为千古绝对】洒脱不羁的性格让他交到了不少朋友,这些人里有着当时的文人名士,也有着商贩农民,甚至有看管监视自己的官员。苏轼被贬黄州时,徐大受被任命为黄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