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孔子三次去拜访老子,问什么是真正的“道”老子只说了5个字
在我国文明长河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两个思想流派——道家和儒家。道家是老子创立,而儒家是孔子创立。这两个流派在不同的朝代中都曾给人以启迪,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孔子与老子看似是不相干的两个人,实则作为春秋时期两大思想流派鼻祖,也曾交流探讨过。孔子听闻老聃的大名,身为虚心求学的典型代表人物自然去拜访了他。他们二人深入地探讨过道家流派中较为深奥的“道”的问题,引人深思。
文章插图
“上善若水”指的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对于“善”,两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孔子眼中的善是有形的,通过人的善举来体现;但是老子眼中的善就像水流,水利万物,不争不抢,包括世间万物都是善的起源,而唯独人不是,因为人是经由自然才学会了“善”。他们两个人最大的差别便是对于善的参照物不同,孔子以人为本,老子以自然为本。而对于处事,两人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孔子听从了老子的规劝,并对自己的儒家之道做出了补充。在周朝,孔子前去拜访孔子,并与他交流礼节方面的问题。临走时,老子一番话使得孔子顿悟。《孔子家语·观周》中写道:“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
文章插图
这是老子对孔子的忠告,事实上,孔子一生郁郁不得志,在各国均得不到重用,其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其“好讥人之非也”,孔子认为任何的不道德行为都可以通过规劝和感化来改变,但这也是他思想中的弊病;而老子则一直奉行遵循天意和自然,以法来约束,而不以人为的方法干涉他人。其实老子的思想与欧洲自然法学派有些类似,他们都是通过顺应自然的法律去约束人,而不加以人为干涉。在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他仍旧不懂得道法,因此他远道而来,前去拜访了身在宋国的老子。《庄子·天运》中写道,孔子曾求道于术数、阴阳,学了十七年都没有悟出。老子说:“如果道可以奉献的话,那么所有人都会献给君主父母;道可以告诉人的话,那么所有人都会告诉兄弟;道可以送给人的话,所有人都会留给子孙。心中不自悟则道不停留,向外不能印证则道不能通行。”
文章插图
这段话意思与上善若水类似,孔子曾经想通过术数等方式来悟道,但是道本就出自自然,又怎能存在于术数中呢?老子的意思即是,任何人都不可能通过外物传授给别人道,因为道只能自己通过自然万物去理解,而不能够通过人为的事物(比如术数之类的人研究出来的理论)来传授。孔子之后思考良久,恍然大悟,说道:“我没有与天下万物为友,而舍近求远与人为伍,自然无法靠近道,又怎能交予别人道法呢?老子称赞他“可,丘得之矣。”虽然孔子最后悟出了道,但是他固有的主张还是使得他晚年生活在痛苦中难以自拔。道家与儒家分属于两大或对立或融合的流派,两者间有共通之处,但矛盾之处更多。从思想上来说,道家主张顺其自然,使人类的行为、思想自然发展;而儒家倡导的是道德和礼仪,主张以道德规劝人,以礼仪约束人。这也是两者之间的最大差别,即一个消极,一个积极;一个灵活多变,一个固守本质;一个着重自然,一个着重社会。
- 老友&韦应物与十年未见的老友重逢,挥手就是一首诗,还留下这两句经典
- 洪魔&白雪行者诗30首满山霜叶红如火,谁把相思都点燃
- 平儿&薛宝钗慷慨解囊,却被贾母连着吐槽三天,平儿背地里也嫌她穷大方
- 金毛犬&金毛犬段景住的结局:忠心耿耿为宋江效力,为何遭大刀关胜斩杀
- 猴哥&难怪九灵元圣不敢反抗狮奴,你看他差点失去什么?
- 送祝福&渭南市骨科医院举办“迎新年 赠春联 送祝福”主题活动
- 奥林匹克&东西问丨黄信:太子城,820年前中国皇家文化如何与奥林匹克文化碰撞交融?
- 温故&推纯爱小说:《鱼肚白》校园文,温柔有礼学霸VS病娇可爱校霸
- 衰容&苏轼写在秋天的一首诗, 悲凉凄婉, 真让人为他心痛!
- 梁山&史文恭武艺超群,梁山英雄虽多,可数来数去只有六人能敌史文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