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我与吴敬琏老师交往的几个片段( 二 )


我在中欧的最初十年与吴敬琏老师的私交并不多 , 但从他那里“偷学”了很多 。 吴老师平易近人 , 这点很符合像我这样的“留洋派”的品味 。 真正的大咖一定是不摆谱的 , 而摆谱的就一定不是真正的大咖 。 无论是谁 , 只要一摆谱 , 在我心里就掉价了 。 在和吴老师做中欧同事的这些年间 , 我们几个海归经济学教授和吴老师的关系可以用“岁月静好、润物无声”来形容 。 吴老师和我们相聚在一起的时间不多 , 但吴老师的精神一直与我们同在 。 吴老师就是一根标杆 , 无论他人在或不在中欧 , 这根标杆永远树立在中欧的经济学领域上 。
片段2:薪火相传
2009年、2010年和2014年 , 我连续三次获得中欧优秀教师奖(当时规定六年内只能拿三次 , 我是顶格拿奖) , 表明我已初步掌握了吴老师的“思想范”授课风格 , 偷师成功!此时学院开始让我在各种论坛上亮相 。 2013年12月11日 , 我竟然和吴老师一起登上了央视财经论坛!对我而言 , 那是一次非常震撼的经历 。 我坐在主席台上 , 眼前观众黑压压一片 , 但因为照射在脸上的强光 , 我完全看不清观众的脸 。 记得当时心跳加剧 , 头脑空白 。 我偷偷看了一眼吴老师 , 他稳稳地坐在那里 , 仿佛坐在自己的家里一样 , 无比自在 。 论坛开始后 , 主持人的火力集中在吴老身上(这里我必须称一声吴老!) , 因为大家都是奔着吴老来的 。 我人生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定海神针 , 吴老师就是啊!那次经历让我对吴老师无比钦佩 。 吴老师久经沙场而处惊不乱 , 这不足为奇 。 让我惊奇的是83岁的吴老师对所有提问的回答都能举重若轻 , 字字珠玑 , 游刃有余 , 切中要害却毫无张扬 , 实乃中国经济学界第一高人是也!我自忖再努力修炼也炼不到吴老师的功力 。 由此我也理解了为什么吴老师的著作能一本接着一本地出 , 他的思想广度、深度和新鲜度能一直与时俱进 。 我感慨如果吴老师没有给历史耽误了20多年 , 那他的学术成就将会有多高啊!
许小年|我与吴敬琏老师交往的几个片段
文章图片

2013年12月11日 , 央视财经论坛中欧专场嘉宾合影 。 左起:时任中欧院长朱晓明、央视著名主持人陈伟鸿、吴敬琏、马蔚华(时任中欧国际顾问委员会中方主席、原招商银行行长)、许斌、刘强东(京东创始人、中欧EMBA校友) 作者/供图
当然我也明白 , 吴老师的成就不仅源于天分 , 更来自勤奋 。 在吴晓波写的《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中 , 我读到了当时已年过半百(53岁)的吴敬琏在美国耶鲁大学的“补课”经历 。 书中写道:
吴敬琏只好从头开始 , 从本科生的普修课听起 。 在后来的日子里 , 吴敬琏度过了一生中最辛苦艰难的求知生活 。 他从非经济专业的经济学原理课程补起 , 循序而进 , 大量接触各种理论和新知识 。 好在他天资聪慧 , 特别善于融会贯通 , 语言和专业能力几乎日日进步 , 不久后就能够参与学术讨论了 。 那段时间 , 他的日常生活极端清苦和枯燥 , 很多时候吃的就是面条、清水熬白菜 。 他的老朋友周叔莲说 , 吴敬琏从耶鲁回来 , 头发都白了 。
在我看来 , 吴老师一直保持着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 吴老师在中欧的教学量之大让所有其他教授汗颜 。 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 1994-2014》记载:
中欧成立后 , 吴敬琏教授不顾年迈 , 奔波于京沪两地 , 坚持为中欧学生上课达20年之久 。 EMBA课程对体力的挑战最大 , 连续4天 , 每天8小时的讲课 , 对一位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而言绝非轻松 , 但吴敬琏教授风雨无阻 , 坚守自己的“阵地” 。 吴敬琏教授也时常被学生包围 , 求教或索要签名 , 到了夜晚 , 吴敬琏教授依然会在办公室工作 。 学院考虑他年事已高 , 曾几次与他商量减少授课量 , 但他却一直没有答应 , 直到2009年才做了一些变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