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胜|脱口秀“花瓶”徐志胜的下半场( 三 )



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中 , 徐志胜讲述了自己曾经的奇葩带货经历 , 创造了“卖面卖馍卖面膜”的名场面 , 随即衍生了“徐志馍”等相关热梗 。 很快 , 面膜相关的商务合作便找上了徐志胜 。 在与天猫双11的合作中 , 徐志胜就大玩面膜梗;为宣传自己的面膜产品 , 护肤品牌科颜氏也找到徐志胜拍摄广告 , 让面膜梗再次“复刻” , 并收获了不错的宣传效果 。
徐志胜之所以能够爆红出圈 , 离不开其鲜明的个人形象 。 搞笑的逗号刘海、并不出众的长相反而让他能够更加“接地气” , 更加讨喜 , 他本人在段子中也凭借调侃自己的“暴力丑学”而屡获奇效 , 脱口秀业内人士也戏称其长相是“老天爷赏饭吃” , 是“脱口秀花瓶” 。
这种极具反差感的调侃本就效果极佳 , 也切合了当下“容貌焦虑”盛行的社会现实 。
品牌们也正是看中了他身上的这一特点 。 在徐志胜的众多商务推广中 , “颜值”不仅成为营销的关键词 , 我们还能看到Pandora潘多拉珠宝、OLAY等看似和徐志胜“八竿子打不着”的品牌 , 让人颇感“魔幻现实” 。
除此之外 , 仔细分析徐志胜的商务合作 , 可以发现其主要集中于年轻人更关注的轻消费领域 , 气泡酒、护肤品、手机、健身食品......这也与徐志胜接地气的人设不谋而合 。 相较来看 , 周奇墨的商务推广则集中于汽车、医疗、金融保险等更具“精英气质”的消费领域 , 更是体现了品牌们的眼光“毒辣” 。
另一方面 , 对于品牌们来说 , 徐志胜更偏自我调侃的脱口秀风格也让其更加“安全” 。 不同于杨笠身上自带的话题争议 , 容易“一碰就炸” , 品牌们可以更“放心”的将各种商务交给徐志胜 , 即使出现“调性严重不符”的现象 , 受众也往往只是一笑了之 。
徐志胜真的是脱口秀届的品牌新宠吗?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 尽管徐志胜的商务合作更偏“小品牌”“轻消费” , 但他身上的诙谐气质、贴近日常生活的人设更能与年轻消费者的产生共鸣 , 更具“观众缘” , 能持续受到品牌追捧也并不奇怪 。
但新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徐志胜真的能成为下一个李雪琴吗?
寻找“造星”法门
《脱口秀大会》不是第一次造星了 。 从李诞 , 到李雪琴、杨笠 , 再到徐志胜……近年来 , 脱口秀类综艺中屡次诞生了拥有高流量、甚至全网影响力的艺人 。
这种全网影响力不等同于脱口秀大会的冠军 , 更不等同于脱口秀的专业实力 , 而是多种复杂因素综合影响之下的结果 。
首先 , 脱口秀演员们输出的内容及观点 , 通常会保持一定程度的统一性 , 在观众心中形成其定位或标签 。 比如 , 曾频繁在婚姻及两性关系上输出观点的思文、因女性话题高度出圈的杨笠、擅长通过隐喻反讽现实的呼兰、拿着“屌丝剧本”的何广智等等 。

图源脱口秀大会官微
但另一面 , 由于脱口秀演员的标签主要靠其输出内容支撑 , 一旦内容枯竭 , 就会有标签不匹配的风险 。 因此 , 随着演员发展阶段性的不同 , 其生活状态和内容方向都会产生变化 。
例如 , 曾经以“思文老公”标签而活跃的演员程璐 , 在《脱口秀大会》最新一季中以“领导”身份再次找到内容定位 。 而在前一季中强势爆发的“脱口秀大王”王勉和人气选手杨笠 , 则明显出现内容乏力的情况 , 亟须找到新定位 。
然而 , 据刺猬公社观察 , 在通过内容“打标签”的基础上 , 对脱口秀“造星”更有利的则是人设 。 在脱口秀输出高强度的前提下 , 内容质量和表现效果往往会参差不齐 , 但鲜明的个人特点则会为内容“加bu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