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纳兰容若写出人生若只如初见,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能写出来呢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在诗词的历史上,更是无数文人辈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久不衰的经典诗篇。
诗仙李太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大气磅礴,引人入胜;东坡先生的''小轩窗,正梳妆。
既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凌云壮志,又有''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的遗恨叹息,还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信念坚定。
千古以来的文人墨客,将自身的喜怒哀乐,家国幽思都寄托在了平仄之间,化为一首首,一阙阙诗词歌赋,后世流传。
而我今天要讲的人,是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叶赫那拉氏,清朝词人。
纳兰容若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才能,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中举人,十九为贡士。在康熙十五年,他考取了进士,从此深受康熙帝喜爱,常伴皇帝左右。
然而,在康熙二十四年,纳兰容若便与世长辞,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享年三十一岁。
文章插图
在当时的清代,纳兰容若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代表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
王国维也曾评价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在纳兰容若遗留下的诸多词作当中,有很多都是为人熟知的,比如''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比如''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又比如''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然而,堪称一绝的莫过于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需要怎样的人生阅历,有过怎样的得失,又是以怎样的心态,才能留下这样的旷世绝句?
走近纳兰容若的生平,我们会发现,这个才子倾其一生,都在为情所困。
纳兰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乃是康熙朝的名臣,母亲爱新觉罗氏是康熙皇帝的堂姑姑。
父亲纳兰明珠在官场上春风得意,大好的仕途也为家族带去了兴盛的命运,为纳兰容若无忧无虑的童年,良好的家教与过人的才学奠定了基础。
顺治十一年冬天,伴随着第一声婴儿坠地的啼哭,纳兰明珠夫妇迎来了他们的盼望已久的孩子。
纳兰容若出生在大雪纷飞的冬季,屋外寒冷刺骨,屋内却洋溢着温暖与欢喜,纳兰明珠夫妇给这个孩子取名为冬郎,宠爱之意溢于言表。
【 表妹@纳兰容若写出人生若只如初见,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能写出来呢】
文章插图
很快,小冬郎就带着父母亲的期盼长大了,而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能。
都说他天性聪慧,过目不忘,十岁的元宵夜时便能够挥笔作词。等到容若长到十四岁的时候,更是才华横溢,冥冥当中注定了他会顺风顺水地考取功名,踏上一条与父亲同样的仕途。
与之相反的是,纳兰容若在情场上的失意。可以说在纳兰的整个一生里,他都在不断的得到和失去,重复这个过程,哪怕最后离开人世的时候,也依旧是孤身一人。
年少时的情窦初开,总是充满了美好和浪漫的憧憬。纳兰容若和父母双亡,寄住在自己家的表妹相恋了。
两颗年轻而青涩的心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走到了一起,那个时候的他们都太天真,天真地以为爱情和婚姻可以把握在自己手里。
可是,纳兰容若却忽略了,像自己这样的高门大户,婚姻不过是政治联姻的一种工具。而表妹也在后来被纳兰明珠安排进了皇宫,参加选秀之后成为了皇帝的女人,后被封为惠妃。
- 纳兰词$读不完的纳兰词,道不尽的容若情,小词三首,说尽酸甜苦辣
- 贾琏&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表妹,贾琏用亲密称呼表达亲疏,王熙凤赞同
- 纳兰容若&与原配携手52年,80岁另娶女演员,去世前留遗嘱:与原配合葬大海
- 浣溪沙#小寒时节品诗词,一首《浣溪沙》,感悟纳兰性德对宛氏的深深思念
- 迦南学院@斗破苍穹:萧炎前往迦南学院,纳兰嫣然进生死门,萧鼎、萧厉回归
- 血缘关系!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三人都是表妹,为何贾琏只关心黛玉一人?
- 人生若只&“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你知道“人生若只如初见”后半句吗?
- 崔郊#纳兰性德经典绝美之作,仅开头7个字就够惊艳,最后一句令人断肠
- 梁静$“一笔写不尽纳兰情” 济宁读书界第22期公益共读会举办
- 寒窗$纳兰性德当着众人炫技了一回,写首妙词,可当4句也可当8句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