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味@人生的余味
作者:黎荔
文章插图
每一个热爱电影的人都绕不过去的大导演——小津安二郎,有过一句特别有味道的话:“人生和电影,都是以余味定输赢”。小津安二郎一生创作了54部作品,虽部分散佚,仍有30余部存世。从细微之处观察生活的幸与哀,总在省略和留白之处让观者体会人生的无奈或明朗,超低机位构图、凝滞镜头下的细腻画面等等,建构了他独特的视觉美学。小津电影的高贵品格在于他从不夸张和扭曲人物的处境,始终保持着一种克制的观察而非简单的情绪性批判。因为这份日式的克制与谨慎,习惯于将东西保存起来、记录某种消逝的生活方式的电影理念,小津的电影不是靠即时的刺激和震撼吸引人,而是以余味让人久久难以忘怀,从而在不同年代的人们的“念念不忘”中,“必有回响”。
什么是余味?看一部电影或阅读一部小说,当片尾音乐响起,当阅读者掩卷沉思,留下余韵的不是故事梗概,而是那光影背后难以言喻的轻盈和沉重,那话语背后回味深长的情趣和机智,那命运跌宕起伏背后的沁人肺腑、荡气回肠。“不仅是那些故事中的人物,还有空荡荡的房间、冒着蒸汽的水壶、晾衣杆上飘动的衣服,它们吸引着你不断地重回到那个空间和场景,并唤起你的情感和记忆。”小津安二郎如是说。
文章插图
什么是余味?有些事是急不来的,因为有些事是要留给岁月去说的。余味的生成,需要时间,需要必要的慢与耐心。
只有精细的味蕾、灵敏的感觉,才可以慢慢品嚼出余味来。记得朱自清先生这样描述过扬州的小笼点心:“肉馅儿的,蟹肉馅儿的,笋肉馅儿的且不用说,最可口的是菜包子菜烧麦,还有干菜包子。菜选那最嫩的,剁成泥,加一点儿糖一点儿油,蒸得白生生的,热腾腾的,到口轻松地化去,留下一丝儿余味。干菜也是切碎,也是加一点儿糖和肉,燥湿恰到好处;细细地咀嚼,可以嚼一点橄榄般的回味来。”如果像猪八戒吞吃人参果一样狼吞虎咽,如何能够品出这“淮扬细点,允为隽物”的悠长余味?朱自清从七岁起到扬州居住,一住十三年,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扬州占据了重要地位。在朱自清关于扬州的文章中,他对扬州风物的赞美从不吝啬。从容地去老茶馆坐定,我也细细品尝过扬州小笼点心,确实口味细腻婉转,回味悠长,每一口下去,犹如初恋般难忘。在关于扬州的众多诗词歌赋中,我最爱的扬州诗词还是姜夔的《扬州慢》,一个“慢”字,真是道尽扬州的特色。只有在那座“十里栽花算种田”的慢生活古城,厨师才会以锅灶为纸、铲勺为笔、食料为墨,用最平淡无奇的东西,像种花养鸟、像写诗作画那样,做出种种精致的天下绝品来。偶尔上一回茶馆的人,总忍不住狼吞虎咽,直到吃得肚滚腰圆,也是品不出其妙处的,要老资格的扬州茶客,才能这样有分寸地,从容地品嚼出小巧精致的扬州点心的余味。
文章插图
余味是渗透在日用常行中的生命的痕迹,一个时代的风气,多半是嵌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事过境迁,它便嵌在对细节的记忆里,而这些令人刻骨铭心怀念不已的细节,经历了精雕细琢,以缓慢持久的渗透方式一点一点酿出来,因此总有着无所不在的精致和悠长的余韵。那么多年过去了,朱自清笔下的文字依然有生命力,那些用生命感悟出来的对美食的热情,也一直停留在我们的唇齿之间,化作了一缕沁人心脾的余香,直至心底,令人陶醉。
- 阅微草堂笔记@家丁夜晚赶路,射死拜月狐狸,意外牵出两人前世的恩怨
- 蒲河大集@【新春走基层】10国友人赶沈阳最有年味的 “蒲河大集”
- 赵宇虹|美籍华人赵宇虹眼中的“山东手造”:汉唐明清老榆木,巧夺天工鲁木匠
- 薪水|美媒列出了凯尔特人职业生涯场均得分最高的十名球员,皮尔斯前五
- 赶集网|赶集网重塑品牌更名赶集直招,推出创新玩法,人力资源的春天到了
- 杨善深!他是声名远播的中国画大师,也是岭南画派中花鸟画的顶尖级人物
- 插画作品#浓郁的日韩风格人物插画,明艳的色彩和恰到好处的构图
- 美好的时光!谢逊既然知道周芷若偷了刀剑,为何不告诉张无忌答案令人脸红!
- 张奎&高宠力斩四位金军元帅,陆文龙从无败绩,两人谁更强
- 蒋门神!如果赤手空拳,此人是梁山武功第一,卢俊义和林冲联手也打不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