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典|王学典:凡是回答问题的历史研究都离不开理论( 二 )


【王学典|王学典:凡是回答问题的历史研究都离不开理论】关于“乡土中国”
费孝通先生提出一对概念 , 他说“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 , “城市社会”是个“陌生人社会” 。 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这两个概念是我们分析城市和乡村非常重要的观念工具、理论工具 。 通过这两个概念 , 我们能够迅速把握这两个社会之间的差异 。 既然是陌生人社会 , 那么如何管理这些陌生人呢?法治的问题就出来了 , 制度的问题就出来了;既然是熟人社会 , 基于互相信任 , 道德伦理的问题就出来了 。 城乡社会当然还有更多的差异 , 但是这两个概念足以使你把这两个社会看得清清楚楚 , 从而得出其他奠基于其上的、符合逻辑的推论 。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 非常有用 , 不但能解释我们曾经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社会 , 而且会给其他学科带来启发 。
关于陈寅恪先生的四大工具
陈寅恪先生治学有一套观念工具 , 家族、门第、文化、婚姻是他治学的四大工具 。 研究一个在古典社会时期的中国社会 , 家族、门第、文化、婚姻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 马克思在做社会分析的时候 , 他的工具叫阶级 , 奴隶主阶级、贵族阶级、农民阶级 , 还有其他阶级 。
可以这样说 , 马克思是用阶级概念 , 陈寅恪先生更多地是用家族、门第、婚姻来谈 。 所以陈寅恪先生得出了很多结论 , 如贵族与庶族的差别不在于门第而在于文化 , 北方少数民族的差异不在于种族、不在于血缘而在于文化 。 陈寅恪先生将这些概念使用得游刃有余 , 用文化来解释 , 用婚姻来解释 , 用门第的高低来解释 , 用贵族和庶族来解释 , 用不同的婚姻集团、通婚集团来解释 , 当然会给人一种很别致新鲜的感觉 。 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阶级论相比较起来 , 别有洞天 。 原因在于 , 在不同的理论概念之下 , 事物往往会呈现不同的侧面 , 尽管陈寅恪在使用婚姻、门第这些概念的过程中 , 一定吸收了马克思的阶级论的某些成分 , 但是他不用这个概念来表述 , 而是用更多带有文化色彩的工具来解剖 。 这些问题都会给我们非常大的启发 。
关于现代化范式
现在 , 用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模式来书写历史逐渐成为潮流 。 原来把1840年以来的历史写成一部革命史 , 现在可以写成一部不断现代化、不断向西方学习的历史 。 现代化范式这一写作模式开始于蒋廷黻先生 , 蒋先生的《中国近代史》非常典型 , 完全从文化的角度、从向西方学习的角度 , 即现代化的角度来描述这段历史 。 近30年来传入了一个大理论——市民社会理论 , 商会、商帮、市民社会等概念一段时间之内在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 这一影响很快就消沉下去了 , 因为中国的社会情况很难用市民社会来解释 , 但市民社会理论的引入在一段时间内的确给历史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 另外张仲礼先生提出一个概念“士绅社会” , 与费孝通先生一样 , 他致力于从本土提炼概念 , 像“士绅”这样一个概念就能解释非常多的东西 , 这些概念都对历史研究产生很大的作用 。
一些史学家在史学界能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 , 相当程度上来源于他们所使用的理论 , 来源于他们所运用的概念工具 , 这是现代史学和传统史学一个非常大的差异 。 理论有什么作用 , 作用在哪里 , 我就举这些实例来分析 。
(作者为山东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