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兰西特派的恒定与颠覆

美国|法兰西特派的恒定与颠覆
文章图片

美国|法兰西特派的恒定与颠覆
文章图片

◎独孤岛主
2020年8月,《纽约时报》一篇题为《为何标准收藏中黑人导演如此少?》曾经引发热议 。 文中质疑美国标准收藏公司(Criterion Collection)在片目选择过程中的“白人至上” , 通过具体数据说明 , 黑人导演在整体入选CC的导演阵容中占绝对劣势 。
与此相对的是 , CC起码收入了八部韦斯·安德森导演的作品 , 囊括他除了《犬之岛》之外的所有剧情长片 。 在“白人至上”的迷思下 , 似乎韦斯·安德森是当代美国导演中最受CC青睐的一位 , 因此 , 他自处女作《瓶装火箭》迄今的十部长片作品流露的美学思维 , 或许可以被视为当今美国独立/文艺电影标签审美的代表 。
也因此 , 韦斯·安德森的新作《法兰西特派》 , 毫无疑问先在地被贴上了韦氏标签:近乎强迫症的对称构图、童话式的色调搭配、人物极具存在主义质感的冷幽默 , 以及似乎还原历史但又完全架空的时空背景 。
在《月升王国》《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布达佩斯大饭店》中一再上演的马里奥式冒险传奇 , 在《法兰西特派》中被置换成一家置身法国某虚构小镇报纸上最后一期内容的组合 , 这份真正意义上的“休刊期”上的漫画、广告、特写文章分别构成了影片几段故事的集锦 , 以这样看似漫不经心的方式 , 结构上世纪风云变幻的世界与真诚奔流的思潮 。
这自然不是韦斯·安德森第一次以幻想之姿拥抱历史 , 《布达佩斯大饭店》从容穿越在不同画幅代表的时间节点之间 , 成为韦氏留给世界的绵里藏针的态度 。 《法兰西特派》中 , 置身影片虚构现实的报社老板之死 , 触发了这份报纸精彩内容的最终爆炸 , 在充满戏谑味道的员工介绍固定镜头中 , 观众似乎一时间无从判断哪位是哪位 。 而在接下来的展开部分 , 透过每个人的主观视角书写的传奇故事 , 才令人得以回过头来审视这些性格独特的“工具人”角色 。
电影以全明星串联的形式 , 处变不惊地将比尔·莫瑞、蒂尔达·斯文顿、西尔莎·罗南等数十位欧美巨星安置于传奇故事的各个角落 , 令他们不显山不露水 , 近乎淡漠地进入角色 , 又冷酷地刺破影片的传奇叙事 。
几段故事中 , 作画的囚犯、爱上抗议青年的熟女等 , 既具有类型吸引力 , 同时也非常积极地回应着上世纪不断起落的关于性别、身份、全球化的讨论与危机 。 这些危机在当下以不同的形式发酵延续 , 《法兰西特派》通过对一份纸媒版图步态轻松甚至卡通式的展示 , 从容切进虚构的历史现场 , 在具体的场景内 , 以肃穆的视觉质感讲冷笑话 , 用严格规限的画面构图表现着动态场面 , 穿梭于历史现场内外 。
囚犯(本尼西奥·德尔·托罗)对着女狱警(蕾雅·赛杜)绘像 , 权力关系与情感的错置背后 , 便是对俗常规训史的反叛;抗议桥段中横杀而出的忘年恋爱 , 亦是对影片具有新浪潮色彩的剪辑系统的某种程度的反叛 。
《法兰西特派》正是在对导演既有风格的偏执维续与几段极具叛逆意识的叙事中尽可能寻找平衡 , 来完成表层恒定的作者性与内核躁动不安的颠覆意味 。 呈现于影片中的故事 , 以报章文章为名归属于报纸的各个作者 , 因此集锦也就顺理成章 , 每段故事只对整体风格负责或反击 , 相互间并不产生具体的关联 , 即便是与主编逝世这一提纲挈领的事实并列 , 也不显得喧宾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