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时有想过 , 要不要直接用北京怀柔那边的摄影基地来拍胡同和文修院的景 , 我们美术老师也去转了北京的很多胡同 , 留下照片然后手绘效果图来反复比对 , 但是最后还是觉得怀柔的棚更像五十年代老北京的状态 , 和《昔有琉璃瓦》千禧年之后的时间点不太相符 。 而且他们很严谨 , 在勘景之后发现 , 路面要铺成黑色的沥青路才特别像北京 , 如果铺成水泥又有点像京郊的那种状态 。 ”
在对每一处场景都做过实地勘测之后 , 结合疫情的考虑 , 苗萌最终选择在横店1:1还原了一个北京胡同 。
现如今剧集市场内卷现象严重 , 人人都想创新 , 但在苗萌看来 , 所有的故事说到底都是在讲情:亲情、友情、爱情 。 “基于这样的一个叙事逻辑 , 我们该用什么样的东西去创新它 , 这才是关键 。 ”
以匠心为底色 , 对过往美好做出呼唤和致敬的《昔有琉璃瓦》 , 无论是文物修复师的人物设定 , 还是人与人之间干净纯粹的情感 , 都让苗萌感受到了“新” 。 有别于一些擅长塑造纠结、极致的情感关系 , 亦或是挖掘极易引起讨论的社会话题和网络流行元素的剧集 , 《昔有琉璃瓦》的叙事不吝于将那种纯粹的、温暖的幸福感 , 以一种平和、安静、波澜不惊的方式娓娓道来 。 “幸福本来就在身边 , 为何不能触手可及” , 这大概就是这部剧在苗萌眼中最突出的“新” 。
文章图片
也许的确如苗萌所言 , 当人们开始去回忆、怀念的时候 , 可能就意味着不知不觉间 , 高速的生活节奏使人丢失了很多纯粹 。 而《昔有琉璃瓦》的创作主旨之一 , 正是希望通过对友情、对爱情、对传承的讲述 , 让人与人之间的状态有些许的回归 。
基于此 , 苗萌对这部剧的定位是“温暖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 。 “我们在前期调研采访的时候发现 , 虽然文物修复师们的生活状态和空间跟外界只有一墙之隔 , 但在墙内的世界里 , 时间就像是静止的 , 远没有外面流逝得那么快 , 因为他们需要安静 , 也需要心里面干净 。 所以我们越是尊重、敬佩他们 , 越不能去随意地表达他们的匠心精神 。 ”
因此《昔有琉璃瓦》选择从情感的口子切入故事 , 通过呈现文物修复师们在人前人后的生活状态 , 来让他们“降落”成观众身边生动鲜活的普通人 。
这样一来 , 不仅能从匠心传承的角度展现文物修复师们“可以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什么”的毕生信念 , 也能让一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为人知的故事走到观众面前 。 这点对于《昔有琉璃瓦》来说 , 便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例证 , 让人眼前一亮 。
文章图片
而且以情感为切口讲述故事 , 还有一个好处在于 , 无论故事发生在哪个时间节点 , 都能引起强烈共鸣 。 苗萌对骨朵回忆起拍摄素年妈妈去世那场戏时的情景:“我们从当时读小说 , 到后来的剧本围读 , 再到拍的时候看监视器 , 还有后期审片的时候 , 看一次哭一次 。 田宇导演其实是一个非常理性的男孩 , 他自己在围读的时候也受不了 , 说‘让我缓缓’ 。 拍的时候摄影同事也抽着鼻涕 , 全场哭成一片 。 ”那种让大家一下产生共情的感觉 , 非常触动人心 。
除了情感 , 对于《昔有琉璃瓦》的另一面 , 即文物修复师的专业性这一点上 , 苗萌非常坦诚:“我们毕竟不是去拍一个纪录片 , 不是说让观众去看我们是怎么修文物的 。 ”但是对于文物修复的呈现 , 她还是有一个整体把控 。 《昔有琉璃瓦》在开机前请了很多专业的文物修复老师来给演员们上课 , 剧里素年要临摹古画、处理宣纸 , 也特意请了专业师傅帮忙把关 。
- 任玥|「多面体演员」吕晓霖:从法医、警花到淘金女海王的底气
- 东北|一个普通东北家庭如何过年?他要给自己家拍12部纪录片|三明治电台
- 时间|《人世间》开年大戏中的小人物,用青春向我们诠释了哪些关键字?
- 什么|《倚天屠龙记》为什么从院线撤下改成网大上映?原因有三点
- 名字|网传《余生请多指教》改名,“新名字”很接地气,网友:快点播吧
- 赖弘|41岁阿娇自曝童年阴影,从小被寄养,洗澡只能用表弟剩水
- 好朋友|花千骨:霓漫天为什么那么恨花千骨,明明从前还是好朋友的!
- 都好|#赵今麦沈月林一一周的朋友路透#全员高颜值,都好青春元气!
- 宝哥|《青春环游记》:如果杨迪和范丞丞之中,选择一个交换人生,会选择谁?”
- 王宇轩|《非诚勿扰》钉子户五年从不牵手,孟非发飙:想出名,来错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