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庄子:真正的高人,其超拔智慧的养成,无不来自于这个根本

仔细研究我们很多古代的名人事迹,以及其人生履历,
你会发现我们古人动不动就,知阴阳,懂八卦,通天文,晓地理,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但是我们现代就很少再出现这种通才了,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和东方和西方、古代与现代,这两种文化教育理念的不同,有着深刻的联系。

【 古代@庄子:真正的高人,其超拔智慧的养成,无不来自于这个根本】
古代@庄子:真正的高人,其超拔智慧的养成,无不来自于这个根本
文章插图

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诗词歌赋、经史子集、文韬武略、琴棋书画不分家的“全科教育”。
所以,中国的古代文人,成就最高的军事家也是政治家,政治家也是思想家,思想家也是文学家,文学家也是大诗人,大诗人可能还是艺术家。
这是因为,我们古代的教育是文哲不分、文史不分、文政不分的,所以我们古代的人很多都是通才,都是大才,学问上那是通天彻地的。
《庄子·天地》中有这样一句话:“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
意思就是说,天地虽然很大,但它们的变化是均衡的,万物虽然繁杂,不过它们各得其所,归根结底是同一,所以我们古代的学问,它们都能上升到“道”的境界,在本质上是合一的。
所以我们的古人,他们是“通于一而万事毕”的,通过修身、内求、以及对大道的感知,抓住了根本,然后便能一通百通。


古代@庄子:真正的高人,其超拔智慧的养成,无不来自于这个根本
文章插图

在佛家也有个“一合相”的概念,什么是“一合相”?拿一个人来打比方,人是有眼耳鼻舌各个部位的,包括内脏,他们都有单独的名称。
但是总体来说,他们都是人的一部分,全部合起来就是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一合相“,各个部位之间都是有联系的,那么你就不能粗暴的把它肢解开。
但是西方的学问,恰恰就是这种专门的分科教育,心理学就是心理学,生物学就是生物学,它不像我们古人做学问需要样样都懂一点。
现在很多人都口口声声高举着“科学”的大旗,实际上他们连“科学”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都没有弄明白。
科学,科学,顾名思义,即是分科之学,把世间的学问分成物理、化学、语文、数学,这是科学。
同理,把人体的构造,分成心内科、泌尿科、神经科、呼吸科,然后在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也是科学,它本质上只是一种研究方法,一种验证的手段,可悲的是,很多人把它当成了绝对的真理。


古代@庄子:真正的高人,其超拔智慧的养成,无不来自于这个根本
文章插图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相当严重的弊端,就是你在一个领域研究的越深,你越是深造,那么你的知识结构就越会被窄化,对于这个世间本质的认识,就会越来越是管中规豹,从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当人的思维被窄化以后,我们认识就会变得非常狭隘,甚至连人的欲望都被窄化成了物欲和肉欲。
小的时候,我们还会问十万个为什么,对世间及宇宙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与想象力。
但是长大以后,随着我们被这种分科教育模式的窄化,以及被僵化程序的植入,我们会觉得宇宙也不过如此,以为自己都明白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对所有的现象,一切的存在,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与评判。
我们会认为那些未知的领域都是伪科学,非物质的所有现象根本不存在,古人的想法也都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趋于保守与落后,基本没有学习与参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