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除夕元日:自唱新词送岁华,几度新春不在家

我已经四年没有见过父母 , 六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 。
还好 , 有视频电话 , 母亲说 , 和见面一样 。 话虽如此 , 实则无奈 , 眼见着父母这几年颓然老去 。
至于过年 , 以前是不想回去 , 这两年想回又回不去 。
小时候爱过年 , 过年能穿新衣裳 , 吃各样好吃的 , 走亲戚能拿压岁钱 , 正月里赛锣鼓、进香、唱大戏 , 家家门口挂红灯笼 , 大人小孩一起跳大绳 。
那是何年何月的事?好像离现在很远 , 离古代更近 。
现在若回去过年 , 也不再有从前的欢喜 , 不应该为此悲哀 。 天天穿新衣裳 , 天天吃好吃的 , 这不正是儿时的梦想吗?
我所有的梦想都实现了 。
在远方 , 我如今重获贫穷 , 重新学习活在简单的事物当中 , 也重新用心领受人间的疾苦和深情 。
一年灯火要人归
《浣溪沙》
(南宋)姜夔
丙辰岁不尽五日 , 吴松作

雁怯重云不肯啼 , 画船愁过石塘西 , 打头风浪恶禁持 。
春浦渐生迎棹绿 , 小梅应长亚门枝 , 一年灯火要人归 。
此词作于1196年除夕前五日 , 姜夔乘船过松江时 。 对于诗词中的文字 , 当知线性时间并不真实 , 文字所触及的事物 , 比如云、船、风浪、春草、梅枝、灯火 , 并不在千年以前 , 而就在阅读的当下 。
旧历的过年 , 其实从腊月二十就开始了 。 扫灰 , 祭灶 , 杀猪 , 蒸馍 , 办年货 , 忙忙碌碌地准备着 。 三十儿这天 , 万事俱备 , 只待除岁 。 游子回家 , 也都是赶着最后这几天 。
姜夔 , 号白石道人 , 据古书记载 , 他相貌清奇 , 望之若神仙中人 。 白石精通音律 , 常自度曲 , 其词亦如其人 , 空灵幽寂 。 多才多艺的他 , 却屡试不第 , 一生布衣 , 湖海漂泊 , 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 除夕不能回家过年 , 于他已是常事 。
是年腊月二十五 , 他乘船从无锡归杭州 , 当时已移家世族公子张鉴门下 。 归途经过吴松 , 即松江 , 有感而作此词 。
天气十分阴沉 , “雁怯重云不肯啼” , 雁也噤声 , 怯重云而不肯啼 , 只是漠漠地飞 。 小寒过后 , 大雁开始北归 , 诗人在路上看到雁行 , 难免想到故乡 , 想到自身的流离转徙 。
石塘是苏州的小长桥 。 姜夔长期游历于苏州、无锡与杭州间 。 此次离开 , 即将定居杭州 , 故有诀别之意 。 他对苏州的石桥很有感情 , 为它们写下不少诗词 。 “画船愁过石塘西” , 很可能这是最后一次过石塘西了 。
“打头风浪恶禁持” , 迎头风浪任意摆布船只 , 更加重了人生的漂泊无依 。 这是怎样恶劣的天气啊 , 但因为正在归家 , 诗人心中仿佛有一盏灯塔 , 引领他穿越重云与风浪 , 坚韧地前往家的方向 。
他看见江浦萌生的春草 , 欣欣草绿在迎他 , 他又想到家里梅树的花枝 , 应该长到门楣下了吧 。 过年的灯笼焰火 , 也在呼唤着他快点到家 。 “春浦渐生迎棹绿 , 小梅应长亚门枝 , 一年灯火要人归” , 天气越寒冷阴郁 , 家就越温暖明亮 , 人在途中就越是归心似箭 。
前些年春运一票难求 , 有不少打工人为了回家过年 , 顶着风雪 , 翻山越岭 , 一路骑摩托车 , 从广东到四川、贵州等地 。 他们与老乡结伴 , 骑摩托在公路上的视频 , 看了让人很心酸 , 而他们却笑得灿烂 。 再远再难 , 也要回家过年!这是怎样的信念 , 又是怎样朝圣般的心情?
姜夔|除夕元日:自唱新词送岁华,几度新春不在家
文章图片

陈枚《岁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