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他被称唐朝“名句制造机”,可惜诗红人不红,名字听着很熟悉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之洒脱;“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之惆怅;“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之深刻;“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之忧思;“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之透彻……这些耳熟能详被人用烂了的名句,其实都出自一人之手,那么他是谁?




李商隐$他被称唐朝“名句制造机”,可惜诗红人不红,名字听着很熟悉
文章插图

这个堪称名句制造机的人叫做罗隐,很多人一听这名字就觉得有点耳熟,又有点茫然,没错,他和李商隐一样同带“隐”,但真正隐形的只有罗隐,他出生于公元833年,又又又是杭州人,杭州历史上文化人还真是特别多,罗隐当然也是个文化人,文化人中的文化人,小时候就以才学出名,和其他几个才子合称“三罗”。
那时候他特别受宰相令狐绹的赏识,令狐绹儿子进士及第,罗隐写了首诗给他儿子庆贺,结果你猜令狐绹对自己的儿子说什么?他居然说:“你进士及第我觉得没什么好高兴的,我高兴的是因为你进士及第,我得到了罗隐诗文一篇。”不知道他儿子当时是什么心情,但怎么想这句话都又好笑又气人。




李商隐$他被称唐朝“名句制造机”,可惜诗红人不红,名字听着很熟悉
文章插图

罗隐的思想主张也特别有意思,虽然想来有点天真和绝对,因为他竟然试图提炼出“太平匡济术”,其中的核心就是“施行仁政”,可是他的仁政维护的还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是有点迂腐的儒学倾向,他也确实推崇儒学,为此还做了《馋书》这部小品来抨击背离儒道的行为,但也就是这小品受到了鲁迅的赞赏,说它是泥潭里的光芒。
可见在当时罗隐确实是非常受欢迎的,至少也是一个名士的程度吧,怎么会活成这种诗红人不红的状态?甚至说实话很多人一说“任是无情也动人”,还以为是元朝诗人秦观的“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殊不知其实是秦观挪用的罗隐诗句,所以到底为什么罗隐活得这么透明?




李商隐$他被称唐朝“名句制造机”,可惜诗红人不红,名字听着很熟悉
文章插图

这就要说到罗隐所处的时代了——唐末五代,唐朝诗歌之辉煌有目共睹,比如说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龄、杨炯、骆宾王;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中唐:白居易、刘禹锡、元稹、韦应物、韩愈、柳宗元;即便是晚唐都有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皮日休。罗隐混进去,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而且能够看出来唐朝诗歌繁盛的温床是稳定的生活,还有繁荣的经济,大家就算没有入仕也不至于饿死,所以才能投入于艺术创作之中,同时百姓们也不愁吃穿之类的,名人名士名诗就成为了大家的消遣之一,他们就能得到追捧,他们的诗就能得到传颂,但轮到罗隐的时候天下大乱,什么条件都没了。




李商隐$他被称唐朝“名句制造机”,可惜诗红人不红,名字听着很熟悉
文章插图

连进士考试的条件都没了,从公元859年开始罗隐总共参加了十多次考试,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没中,史称“十上不第”,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入朝致仕未必重要,但是没有这个官的话,民众就会觉得你的头衔名不副实,你写的诗歌写的文章就不值钱,不值钱那当然得到传播的机会就少,即便你的诗歌火了,但是人们也不屑提起你的名字。
而且罗隐因为进士屡次不中,官场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了,如果他从此寄情山水,不再对官场有什么幻想,专心诗文创作,也有可能成为唐末李白,可惜他一直对官场很憧憬,倒没有专心在诗文上,忧心天下忧心百姓忧心前途,所以没有能进一步发展,后来公元878年黄巢领导农民起义,天下大变,他才避乱山中当了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