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无名无款 , 只此一卷;青绿千载 , 山河无垠 。 ”昨晚 , 群舞《只此青绿》登上央视虎年春晚 , 以雅致清丽的中式美学营造跨越千年的梦境 , 激活了观众心里的传统文化基因 。 此前 , 群舞《只此青绿》曾亮相哔哩哔哩(B站)跨年晚会 , 7分55秒的B站版《只此青绿》目前播放量超过500万 , 优雅的“青绿腰”成为爱舞者竞相模仿“二创”的新热点 。
从B站到央视春晚 , “只此一卷”为何惊艳无数人?绝美群舞选自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 灵感来源于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 。 此卷出自北宋画家王希孟之手 , 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 , 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以翩跹舞姿勾勒出如诗如幻的山河图景 , 讲述了一段跨越古今的艺术传奇 。
本文图片
何为“青绿”?于诗情画意中 , 读懂山河之美
青绿意象是东方“美”的提纯 , 是舞蹈“审美的眼睛” 。 由于时间限制 , 虎年春晚上展示的是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的一段群舞 , 将《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设色抽离出来 , 抽象成女性人物形象 。 “我在整部剧当中的角色是青绿 。 ”领舞孟庆旸说 , “青绿”是纯写意的 , 演绎时需要打开无垠的想象空间 。 画中青峰叠嶂 , 绿水隐现;舞者眉眼锋利 , 绛唇高髻;利落甩袖 , 隐入画中……宋画之美、中国古典之美在舞台上众仕女的步态中 , 走入了观众的心灵 。
本文图片
“静待”“望月”“落云”“垂思”“独步”“险峰”“卧石”等造型动作铺陈在舞台 , 一呼一吸 , 尽是山河 。 据编导韩真解析 , 群舞《只此青绿》的部分造型和动作表达出群山层峦叠嶂的概念 。 舞者头饰像是《千里江山图》中的山石;衣裙颜色是断层的 , 上为石绿 , 下为石青 。 领舞孟庆旸的出场造型双袖下垂 , 既像山的纹理 , 又似山间飞瀑 。
让许多观众念念不忘的“青绿腰”其实叫“险峰” , 描摹着山峰险要陡峭处 。 舞者们以不同造型和体态变化模拟山峦 , 舞蹈不再只是女性的柔美 , 更体现出一种大气磅礴 , 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沉淀的岁月 。
本文图片
从去年8月首演以来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已在全国18个城市巡演50多场 。 得知节目要上春晚 , 编导周莉亚坦承“压力非常大” 。 “春晚时间非常宝贵 , 哪怕是短短6分钟 , 我们也希望以一种更加完美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 ”如今 , 《只此青绿》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 , 让人们在诗情画意中 , 读懂山河之美 。
为何“入画”?在画卷收展间 , 踏入时光循环
余音绕梁传古韵 , 咫尺千里舞江山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并不只有“青绿” , 另一个经典选段“入画”曾在《国家宝藏·展演季》播出 。 这部被粉丝称为“宝藏”的舞剧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 , 现代故宫研究员潜心钻研《千里江山图》 , 循着“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的篇章纲目 , 走入了王希孟的内心 。
《只此青绿》的舞台被巧妙设计成多层同心圆 , 还原了中国传统画卷的“展卷”过程 。 那转动不息的舞台仿若镌刻民族记忆的年轮 , 引领观者踏入时光的循环里 。 剧中 , 通过展卷人的眼睛 , 观众还看到了希孟背后的工艺人——篆刻人、织绢人、磨石人、制笔人、制墨人 , 以及宋代工艺技术的登峰造极 。
- 千里江山图&听咱老乡讲“青绿腰”怎样炼成的?大河报记者对话《只此青绿》领舞孟庆旸
- 剪纸|虎年春节剪纸:色彩艳丽,活泼可爱
- hen“豫”见中原·“虎”观世界:《四神云气图壁画》
- 民俗灯会&芜湖古城:民俗灯会迎虎年
- 传统文化&非遗“秀”虎丨木版雕刻印年画 虎年画虎迎新春
- 名家&于凤斌 | 福虎迎春·丹青贺岁——全国优秀书画名家作品展
- 青铜器|猛虎变萌虎 几千年虎形象之变
- 孟庆旸|春晚《只此青绿》领舞是咱河南周口姑娘!今年将来郑州巡演
- 北川!迎虎年沾虎气 巨幅裸眼3D图《虎跃冬奥图》亮相四川北川
- 包子&寅虎年味丨拿“红包”、吃发肉,新老面点年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