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从骨子里就不懂得营销与宣传

【|西安人从骨子里就不懂得营销与宣传】我第一次去成都 , 住在宽窄巷子附近 。 巷如其名 , 一条较宽、另一条较窄 , 巷子内分布着民居、手工艺人商店、小吃店和有些情调的酒吧等各色工坊 。
值得称道的是彼时的(2000年初)宽窄巷子已经有了统一的形象识别系统、相对应的周边文化产品、讲述宽窄巷历史的图书 , 当然少不了代表成都城市形象的熊猫衍生品专卖店 。
就是这样两条修建于清朝、长度约500米的国家2A旅游景区 , 重要节假日接待游客数量始终位居整个四川省前五位(实际上是首位) 。
我对于成都的肯定与喜爱 , 从我那些年频繁去往的次数、旅游相册里分享的图片以及和周围友人的谈资中便洞若观火与立于南门了 。
|西安人从骨子里就不懂得营销与宣传
本文图片

但作为一名营销人 , 脑中不自然地便会在西安这座古城中搜寻与宽窄巷同体量、同历史人文的小巷子 , 然后再去沙盘推演般的在脑海中给它完成一场包装营销策划 。
实际上在西安这样的巷子很多 , 且更具历史人文和故事 , 但对比西安诸多名胜古迹它们的确很难引起官方、西安市民以及游客的重视 。
下面 , 大家不妨随同我的文字跟着我游览西安这样一条小街 , 根据我的真实描述在内心感受自己是否对这样的西安小街巷充满向往和好奇 。
我们驱车穿过西安城墙的正南门——永宁门 , 行驶不到100米将车停靠在路边的停车场内 , 下车后一座身长枝草的七层华塔便会吸引住你的目光 。
|西安人从骨子里就不懂得营销与宣传
本文图片

与塔身下推着小车叫卖的商贩对比它显得格外突兀 , 为何不对它重点保护?重点文物周边不是应该避免闲杂人等吗?为何这座塔下来往过客甚至都不抬眼望一望?最不解的是塔身上为何还长着短枝树叶?不帮帮它清理掉吗?它、它、它会不会不舒服啊!
这座令游人不解、西安市民视而不见的塔名叫宝庆寺华塔 , 修建于隋文帝仁寿年间(公元601~604年) , 因塔身是以五色砖所作 , 宝庆寺也被称为华塔寺 。 宝庆寺后来毁于兵火 , 然此塔独存 , 并于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将塔移至今址建寺并保留至今 , 塔身内还有魏、隋、唐不同时代的石刻佛像 , 清末至民国年间寺庙再造毁损 , 然此塔依旧惟存 。
无论从此塔的始建年代、此塔的传奇经历以及此塔在我国华塔中的地位 , 放在我国任一城市都会为其拓土开路、兴园建庙、再度复兴并大肆宣传 。
然而它偏偏生于西安 , 其身边几百尺内便分布着更加有来头的诸多文物大佬们 , 我们就暂且放下它不表 , 跟随我的文字继续转转这条用华塔寺宝塔坐镇的三百米小街吧 。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约20米的明清建筑牌坊 , 牌名取自唐代杰出书法家颜真卿颜体的三字“书院门” , 牌匾左右的楹联分别写着“碑林藏国宝 , 书院育人杰” 。
|西安人从骨子里就不懂得营销与宣传
本文图片

此街为何用颜体街名?街内藏有何种国宝?书院又从何而来?请大家耐心跟随我的文字继续下探 , 但可能已经有不少人看完这座牌坊和楹联后便已将那座华塔忘得一干二净了 。
楹联上的碑林指的是位于书院门步行街尾三学街上碑林博物馆;书院则指的是位于步行街中段的关中书院 , 实则书院门也是因此书院而得名 , 咱们按照步行游览的前后顺序先讲关中书院再讲碑林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