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过年赶集

这两年流行送对联 , 最近半个来月 , 就收到了七八种对联礼盒 。 现在的对联 , 多是印刷体 , 不少还是取自名人手迹 , 比如鲁迅、胡适等 , 漂亮归漂亮 , 但却少了墨水的味道和气息 。
以前在老家县城过年 , 赶集的首要事情就是买对联 。 那会儿印刷的对联极少 , 大多是本地书法高手提前一两个月就写好的 。 我最喜欢买现写的对联 , 撰写者气定神闲 , 毛笔一挥 , 几分钟就是一副新鲜出炉的对子 , 购买者交了钱 , 乐滋滋地站在一旁等墨迹干透 , 卷起来带走 。
因为晚上要吃年夜饭 , 年三十的集只有半天 , 上午的时候 , 电影院那儿的十字街头挤得水泄不通 , 凑热闹的人也不少 , 仿佛能把人挤暖和一些似的 。 过了中午 , 人就潮水一样退下去了 , 剩下零零散散准备打烊的摊主们 。 还有一些不甘心回家的孩子们 , 在一地甘蔗皮和鞭炮皮里 , 寻找着人们掏钱时不小心掉地上的钢镚 。
上午赶年集 , 还能遇到舞狮队 。 舞狮队等了一年 , 终于等到了年三十 , 看见狮郎手里挥动的绣球 , 激动得上蹦下窜 , 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 舞狮队只去大单位门口 , 比如县政府、财政局、武装部等 , 舞狮队一到 , 单位就把准备好的鞭炮拿出来放 , 还有些单位会撒糖 , 小孩子们怕被踩 , 等舞狮队离开后 , 才一窝蜂冲上去 , 在地面上扒拉着找糖块 。
2019年春节返乡 , 县城里已经好几年不逢集了 , 过年赶集 , 要到乡镇去 。 乡镇的集 , 反而更有年味 , 因为专门做生意的比较少 , 大多数都是乡村老汉、老婆婆趁着年底 , 售卖自家的特产 。 有点手艺的 , 比如蒸包子、扎灯笼、捏糖人、剪窗纸、理发 , 就卖手艺 , 长长的一条街上 , 各种招展 , 热气腾腾 , 手机随便一拍 , 都是一幅充满了年味与生活气息的好图片 。
记得那次赶集 , 买了甘蔗、橘子、大蒜辫、羊肉、烧鸡、咸鸭蛋……都是日常食物 , 但过年时买 , 总有点喜气洋洋的感觉 。 还买了一个印着红双喜的洗脸盆 , 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种结婚必备品 。 我花10块钱买下它的时候 , 摊主十分高兴 , 说这个盆他摆了五六个年集都没有卖出去 , 终于遇到识货的了 。 我开玩笑说 , 要好好收藏起来 , 以后能卖出个文物的价格 。
【事情|过年赶集】虎年的春节 , 希望还是能有机会去赶集 。 春节赶集本来就是很好玩的事情 , 被疫情耽搁这两年之后 , 这份快乐显得更为珍贵甚至奢侈起来 。 作为一份难忘的文化记忆 , 当赶集重返生活的时候 , 它所激起的欢乐 , 会令人倍感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