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猛虎变萌虎,几千年虎形象之变( 三 )


故宫博物院&猛虎变萌虎,几千年虎形象之变
文章插图
现藏于西安博物院的战国金虎符。金虎上没有铭文,其出土地点是凤翔县虢镇,原是先秦所辖区域,另外从造型特征看,属春秋战国时期,因此推断此符为早期形状。
故宫博物院&猛虎变萌虎,几千年虎形象之变
文章插图
辟大夫虎符,战国,虎身刻铭文:“辟大夫信节,堳丘与塿纸,贵”。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猛虎变萌虎,几千年虎形象之变
文章插图
西汉错银“堂阳侯”虎符,堂阳侯是汉高帝刘邦封给功臣孙赤的爵位。
流传下来的虎符中,汉代虎符较多,与当时国土面积较大有关。虎符文化的黄昏在唐代到来。唐高祖李渊为了避其祖李虎的名讳,改虎符为鱼符,武则天时又曾改为龟符。南宋时曾恢复使用虎符,之后虎符就不再作为功能性物品使用,曾经风行一时的虎符功成身退。
故宫博物院&猛虎变萌虎,几千年虎形象之变
文章插图
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汉代皇后之玺,只有成人的手心大小,晶莹润泽的玉器表面雕刻着一只凶猛的螭虎。螭虎是在吸收螭与虎的特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神兽。用螭虎作纽,表示君临天下的王者风范和统领百官的绝对权威。
被降伏的百兽之王
随着社会和人类的进步,以工具和技术为倚靠的人们与老虎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改变,人和虎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作为曾经的百兽之王,也可以被降伏。
故宫博物院&猛虎变萌虎,几千年虎形象之变
文章插图
汉·青釉陶虎子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在尚武的汉代,还产生了一件与虎有关器物-“虎子”。相传西汉名将李广射死一只卧虎,砍下虎头作枕,又用铜铸成便器。出于对李广将军的爱戴和推崇,民间跟风将夜壶制成了虎形。传说抛开真假不论,足以见汉代人意识里征服猛虎的精神理念。
故宫博物院&猛虎变萌虎,几千年虎形象之变
文章插图
对于帝王来说尤其如此。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景宗伏虎玉摆件,取材于史书中景宗降服老虎的记载而雕刻,是馆藏秋山玉精品。描绘了辽景宗降服老虎的情形:景宗戴冠,穿着窄袖长袍,安坐石洞旁,“不发威”的老虎服服帖帖地伏卧身旁。
热衷于狩猎的雍正和乾隆两父子,在让画师描绘自己“伏虎”这件事情上的前赴后继。
故宫博物院&猛虎变萌虎,几千年虎形象之变
文章插图
在《胤禛行乐图册·刺虎》这幅图画中,西洋装扮的雍正手持三叉戟与一头猛虎对峙的场面。雍正高扬着眉毛,双眼怒瞪,极为紧张。而老虎的脸上有几分拟人化的微笑,外露的獠牙也丝毫不显锋利,倒有几分可爱。
故宫博物院&猛虎变萌虎,几千年虎形象之变
文章插图
由郎世宁领衔创作的《乾隆皇帝刺虎图》,而立之年的乾隆皇帝与侍卫手握长戟、跨步向前欲刺猛虎,而猛虎在威逼之下止步不前。为了烘托乾隆皇帝的高大,将本是兽中之王的猛虎,画得既小又弱,全然一副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可怜之相。
瑞虎在民间
而民间对老虎的吉祥功能怀着一如既往的热爱。据说,从黄帝时期,人们就画虎贴于门上以御辟邪保平安。长久以来,人们用虎画、虎雕、虎环以及各种虎形饰物来镇宅,用民俗服饰中的虎头帽、虎头鞋、虎头枕寓意驱邪避祸,吉祥平安。于是,在年画、泥塑、皮影、剪纸等民间美术品中,老虎的形象除了威猛之外又平添了几分活泼可爱。
故宫博物院&猛虎变萌虎,几千年虎形象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