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南游“唐诗路”:杜甫和他的“间隔年”(之二)|草地·深读( 二 )


在瓦官寺 , 杜甫欣赏了顾恺之的作品 。 东晋人顾恺之乃中国绘画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 诗、书、画俱精 , 人称三绝 , 尤擅人像和佛像 。 唐代文艺理论家张怀瓘评论南北朝的三位重要画家时说: “张僧繇得其肉 , 陆探微得其骨 , 顾恺之得其神 。 ”
顾恺之的作品绘在瓦官寺北边墙壁上 , 题为《维摩诘变相图》 。 由于实在太喜欢此画 , 许登便送了杜甫一幅他收藏的临摹本 。 将近30年后 , 杜甫对此事依然记忆犹新 。 他除了在写给许登的诗里旧事重提外 , 晚年流落成都和夔州时 , 又分别在两首诗里提及 。
纵观杜甫一生 , 他对顾恺之、曹霸等画家的画作 , 对张旭、怀素等书家的书作 , 以及对公孙大娘师徒的剑器舞和对李龟年的歌声的由衷赞美 , 以及内行而独到的评价 , 都向我们暗示了一个必然事实:杜甫有着广泛的爱好和全面的艺术修养 。 这种爱好与修养 , 对他的诗歌 , 显然是一种潜滋暗长的帮助 。
间隔|南游“唐诗路”:杜甫和他的“间隔年”(之二)|草地·深读
文章图片

“清丁观鹏摹顾恺之洛神图”书画特展 。 新华社发
唐代 , 不仅文人能诗 , 帝王将相乃至僧尼方道 , 都不乏吟哦之士 。 古人把能作诗的和尚称为诗僧 。 杜甫在江宁结识的新朋友旻上人 , 便是一个热爱诗歌的诗僧——分别28年后 , 在为许登举行的饯别宴上 , 杜甫知道许登回去后一定会和旻上人见面 , 因而写了一首诗 , 托许登带给旻上人 。 诗中 , 杜甫很关心的问题是:旻上人年事渐高 , 还写诗吗?如果还能写的话 , 谁能把他的作品转给我读读—— “旧来好事今能否 , 老去新诗谁与传?”
28年前旧游的点点滴滴 , 一幕幕浮现在杜甫眼前 , 于是 , 他把它们写进了诗中:“棋局动随寻涧竹 , 袈裟忆上泛湖船 。 ”
杜甫喜欢下棋——后来闲居成都西郊浣花草堂 , 有时没有对手 , 他就把夫人杨氏拉来充数 , 所谓 “老妻画纸作棋局” 。 这位旻上人也喜欢下棋 。 旻上人修行的精舍很雅致 , 那是江宁城外的一道山谷 , 谷中 , 有一条幽凉的山涧 。 涧边 , 翠竹亭亭 , 二人就在面涧的窗下对弈 。 日头移动 , 翠竹修长的影子变幻着角度投进房间 。
两人还一同游湖 。 他们一僧一俗 , 一个袈裟 , 一个青衫 , 划着一条小船荡舟湖上——诗歌、围棋 , 都是他们的谈资 。
因许登还乡 , 杜甫想起多年未见的旻上人 , 想起青春年少的风雅和浪漫 , 而今老之将至 , 不由泫然泪下: “不见旻公三十年 , 封书寄与泪潺湲 。 ”
唐代 , 今天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区、崇明岛 , 以及长江北岸的启东、海门、南通尚未成陆 , 江阴以下即为长江口 。 长江口是一片巨大的喇叭状水域 , 江海相接 , 潮涌潮落 , 十分壮观 。 是故 , 从江宁东下前往苏州的杜甫 , 一度打算坐上海船 , 航海去日本 ,“东下姑苏台 , 已具浮海航” 。 不过 , 杜甫到底还是没有出海 , “到今有遗恨 , 不得穷扶桑”——毕竟 , 在唐代 , 出海是一件有相当风险的事 。 尽管那时候 , 我国东部地区的诸多港口 , 已有驶往日本、新罗等地的商船 。
苏州是杜甫江南行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地 。
间隔|南游“唐诗路”:杜甫和他的“间隔年”(之二)|草地·深读
文章图片

无人机拍摄的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 。 新华社采访人员李响摄
唐代的地方行政机构 , 本为州、县两级;然而 , 等到原本作为监察机构的道渐渐成为行政实体后 , 便演变成了道、州、县三级 。 同时 , 在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又设府 , 府分为大都督府、都督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