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人收晚钓 , 棹女弄春歌 。司马迁在《史记》里描写江南生活时用了一个词:饭稻羹鱼 。 意思是以稻米做饭 , 以鱼做菜 。
野外寒事少 , 湖间芳意多 。
杂花同烂漫 , 暄柳日逶迤 。
在越中 , 来自北方的杜甫品尝到了南方水乡的河鲜 , 并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 很多年后 , 当他在长安与郑虔同游一个何姓将军的山林 , 并在何将军府上吃饭时 , 席间恰好有在他早年留下了美好记忆的河鲜 。“鲜鲫银丝鲙 , 香芹碧涧羹” , 也就是把鲜活的鲫鱼切成银丝 , 浇上芹菜熬成的汁水 。 味蕾的记忆如此牢固 , 他一下子就想起了越中 ,“翻疑舵楼底 , 晚饭越中行”——我怀疑这不是在长安的舵楼下吃饭 , 而是像在越中用晚餐 。
根据杜甫晚年追忆 , 少时 , 他开始与当时的文坛名士魏启心、崔尚等人交往 , 这些人不因其年幼而轻看他 , 反而极力赞扬他 , 称他的才华足以和班固、扬雄相提并论—— “往昔十四五 , 出游翰墨场 , 斯文崔魏徒 , 以我似班扬” 。
当杜甫的才华小荷初露时 , 比他年长11岁的李白正在漫游 。 或者说 , 李白在漫游中 , 来到了一个此后多次赞不绝口的地方——这个地方 , 就是剡中 。
一生中 , 李白四入浙江 , 三进剡中 , 除了留下一大批歌咏剡中的诗作外 , 以后 , 即使他已离开剡中 , 但只要遇到奇山异水 , 总会下意识地以剡中做比喻 。 晚年 , 他甚至想终老剡中 。 可见其对剡中的喜爱 。
李白初游剡中五六年后 , 杜甫也来到了剡中 。
春秋时 , 剡中属越国 。 汉景帝四年 (前153年) , 置剡县 , 管辖今天的嵊州市和邻近的新昌县 , 属会稽郡 。 剡县建县后 , 除了新莽时短期改名尽忠县外 , 一直到宋朝 , 都称剡县 。
北宋的一场战乱 , 让剡县改了名字 。 这种改名原因 , 数遍中国历史 , 也是不多见的 。 原来 , 北宋宣和年间 , 方腊在青溪起义 , 受其影响 , 剡县人裘日新也起兵响应 。 后来 , 起义遭到镇压 。 参与镇压的越州统帅刘述古认为 , 剡县动荡不安与“剡字两火一刀 , 有兵火象”有关 , 于是奏请朝廷 , 宣和三年 (1121年) , 剡县改名嵊县 。 嵊县的得名 , 缘于县境东部一列青幽的山峰:嵊山 。
嵊县存续了874年 , 一直到1995年 , 嵊县撤县设市 , 改名嵊州市 , 属浙江省绍兴市 。 嵊县的名字来自青山 , 剡县的名字则来自绿水 。
嵊州城区地处盆地边缘 , 城中四望 , 都能望见起伏的山峦 。 市区内 , 两条源自山间的小河交汇后 , 始称剡溪 。 一条是南来的澄潭江 , 一条是西来的长乐江 。 澄潭江因江底坡度大 , 水流湍急 , 又称雄江;长乐江因江底较平 , 水流缓慢 , 又称雌江 。
每年夏天 , 洪水来时 , 雄雌两江汇合后 , 中间会夹有一条细长的银色带状水流 , 两江泾渭分明:雄江浑浊 , 雌江清澈 , 直到远处才融成一色 。
发源于山地又流经山区的剡溪 , 在嵊州境内有30多公里 。 流入邻近的上虞后 , 称曹娥江 , 是为钱塘江最大支流 。 30多公里的剡溪 , 江流迂回曲折 , 夹岸青山 , 形成了剡溪九曲胜景 。
上世纪90年代 , 有学者提出曹娥江乃是唐诗之路 。 所谓唐诗之路 , 就是一条从钱塘江出发 , 经萧山到绍兴鉴湖 , 沿浙东运河到曹娥江 , 然后南折剡溪 , 经天姥山抵天台山的唐代诗人漫游热线 。
文章图片
“浙东唐诗之路”的终点、位于浙江天台县的石梁飞瀑 。
- 中国军网&“穿越”隆福寺“玩转”四合院,一起来体验年味儿北京
- 橄榄核|巧夺天工!东阳匠人橄榄核上雕出“冬奥风采”
- 王志@青绿重彩山水画家王志“不沾烟火气”的笔下山水
- 相对论@平行线可以相交吗?数学家给出证明结果,却被当成了“异类
- 班禅@年轻的90后大活佛——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 闰土哥@“少年闰土”真实结局:被鲁迅家辞退,因贫穷没钱看病,57岁病逝
- 豫州#中国古代“九州”是哪九州?名字都听过,但位置却超出很多人认知
- 李长伦$万物蠢动,春意盎然,广西专家为你解读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
- 火炬$三次担任奥运火炬手,濮存昕对今晚开幕式“特好奇”
- 展馆$浙江青田“华侨之窗”激活侨乡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