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揭秘|十大美剧剧集运作人:好莱坞剧集运作人比制片人统治力更强

大年初四 , 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拜年啦!
愿大家多喜乐、长安宁、所求皆所愿!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 , 好莱坞电视编剧的地位和影响力就一直是电影编剧望尘莫及的 , 电视编剧早已不是交出剧本后就被遗忘的边缘角色 。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现在的产业角色叫“剧集运作人” , 是剧组里享有绝对权势的“国王”和“王后” 。
美剧之王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 , 好莱坞电视编剧的地位和影响力就一直是电影编剧望尘莫及的 , 电视编剧早已不是交出剧本后就被遗忘的边缘角色 。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现在的产业角色叫“剧集运作人” , 是剧组里享有绝对权势的“国王”和“王后”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 美国的电视节目全盘掌握在制片公司手中 , 公司和编剧之间是简单的合同关系——编剧完成剧本后 , 作品就不再跟编剧有任何瓜葛 , 甚至当红明星的影响力都要比编剧大得多 。 偶尔 , 制片公司会允许少数老资历的编剧参与到制作阶段 , 让他们兼任制片人 。
此种模式一直到70年代《玛丽·泰勒·摩尔秀》(The Mary Tyler Moore Show)的出现才有所改变 , 这个节目给予了编剧极大的自由 , 可以在拍摄时随时改动剧本 。 桎梏一旦被打破 , 接下来的一切也就自然而然了 。 这个时期 , 美国的观众对电视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他们希望电视剧有更丰富持久的线索和角色性格 , 于是 , 制片公司开始雇佣固定的编剧撰写剧本 , 支付较高且稳定的薪水 , 之前的合同形式逐渐被刷新 。
当某个电视节目的成功直接系于其剧本撰写者之时 , 制作公司当然不会排斥给予编剧参与制作的权限 。不久后 , 编剧甚至被允许在一档节目成形后 , 带领一个团队参与创作新的作品 。 随着染指范围的扩展 , 兼任多重身份的编剧/制片人的出现 , 标志着剧集运作人的雏形生成 。 可是 , 编剧、首席编剧 , 编剧/制片人这样的职位听起来既无趣又拗口 , 于是在1992年 ,“剧集运作人”这个更响亮的升级版头衔应运而生 , 不管是业内人士、媒体还是观众 , 都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 , 谁对一个电视节目全权负责 , 当然 , 如果节目很烂 , 批评的矛头应该指向谁也很明确 。 至此, 主笔编剧设计情节——提纲编剧提交情节——对话编剧撰写对白 , 然后由剧集运作人精细加工后汇成脚本 , 再由制片人和导演作前期筹备——拍摄——后期制作——发行播出这一电视剧流水线宣告完善 。
美国一位怀疑派评论人曾发问:观众们到底对谁更有兴趣?一周窝在办公桌前码字80个小时以上的剧集运作人?还是荧屏上那些俊男美女?ABC剧集《迷失》的几位剧集运作人签售会大概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当天无数粉丝抱着海报和DVD在会场外排队等待和他们签名合影 , 看起来 , 这几位中年男人的魅力 , 丝毫不比剧中光鲜的大明星逊色 。 显然 , 对于美国观众而言 , 剧集运作人的号召力和重要性也在日益显现 。 而随着近年来社交网络的普及 , 剧集的铁杆粉丝通过网络形成一个个团体 , 剧集运作人更是被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奉为神明 , 顶礼膜拜 。
地位的飞升意味着责任的加重 。
传统意义而言 , 电影作品属于导演 , 而电视剧则属于编剧 , 或者用现在的概念说 , 属于剧集运作人 。即使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比电视产业更为强势 , 但好莱坞电影制片人却只能对电视剧集运作人的地位羡慕嫉妒恨 , 不管电影制片人如何努力 , 都鲜有人能够享受剧集运作人在剧组那般的“统治力” 。
任何作品都是一个团队工作的成果 , 但剧集运作人这个职位更倾向于产业功能的描述而不仅仅是个神气好听的头衔—— 剧集运作人除了担负着掌控剧集整体内容的责任外 , 其作用更是贯穿整个剧集拍摄和制作 , 主导剧本的讨论修改、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配合广播电视网或其他播出平台的宣传 , 甚至设计纪念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