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秧歌@网络中国节·春节丨【年俗日历·正月初六】昌黎地秧歌“扭”进“非遗”的乡土艺术

秧歌舞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是传统节日必不可少的娱乐形式。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闹得热火朝天。今天(2月6日)是正月初六,随小编一起走进昌黎地秧歌——“扭”进“非遗”的乡土艺术。
地秧歌@网络中国节·春节丨【年俗日历·正月初六】昌黎地秧歌“扭”进“非遗”的乡土艺术
文章插图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也称作冀东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分布在河北省昌黎、卢龙、抚宁、乐亭、滦县等地。它最早产生于元代,一直流传至今。
地秧歌@网络中国节·春节丨【年俗日历·正月初六】昌黎地秧歌“扭”进“非遗”的乡土艺术
文章插图

演员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旅游服务专题展区河北展示区内表演。(资料片)河北日报采访人员赵海江摄
早期的昌黎地秧歌以歌舞表演为主,没有特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到了晚清,昌黎县人王作云将地秧歌与戏曲表演相结合,首创了“秧歌演戏的艺术形式”,衍生出一种全新的“出子秧歌”,这种表演形式变得更有故事性,并被一代代艺人加入各自的时代特色。
地秧歌@网络中国节·春节丨【年俗日历·正月初六】昌黎地秧歌“扭”进“非遗”的乡土艺术
文章插图

昌黎地秧歌。(资料片)
2006年,昌黎地秧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昌黎地秧歌从形式到内容都有鲜明的个性。它形式上分为排街秧歌和场子秧歌两种,内容上除“平秧歌”无固定情节外,大多是“秧歌出子”。昌黎地秧歌的行当分为“妞”“丑”“擓”“公子”几种,表演各具特色。昌黎地秧歌产生之初,各行当均由男性扮演。在角色、结构、服饰上受蒙古族文化影响,现在地秧歌中“丑”角所戴的“缨子帽”就是从蒙古族服饰发展而来的。
昌黎地秧歌与当地的民间歌舞、小戏有密切联系,表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呈现出角色化、行当化的艺术特征,能深刻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丰富细腻地表达动作意图,这在民间舞蹈中显得十分突出。昌黎地秧歌中著名的秧歌小戏有《扑蝴蝶》《锯缸》《王二小赶脚》《傻柱子接媳妇》《跑驴》等。昌黎地秧歌的舞蹈强调身体各部位的相互配合,肩、胯、膝、腕扭动灵活,表现诙谐有趣。(编辑曹秦雨)

寻非遗 觅年味
抢红包 拿大奖
趣味答题安排上!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领取超多红包
更有旅游大礼包等你来拿
↓↓↓
【 地秧歌@网络中国节·春节丨【年俗日历·正月初六】昌黎地秧歌“扭”进“非遗”的乡土艺术】地秧歌@网络中国节·春节丨【年俗日历·正月初六】昌黎地秧歌“扭”进“非遗”的乡土艺术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