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70后、80后很多已经不拿绣花针了 , 更别说90后和00后了 。 可是母亲在灯下做花边的剪影 , 始终占据着我记忆的一小块地方 。 如今70岁的她眼睛不太好 , 大约也是灯下做花边落下的病根 。 花边社当日热热闹闹的繁荣景象也犹在眼前 , 女人们大声地说笑 , 麻利地收货 , 付钱 , 流水线般的作业 , 这些用一枚绣花针以扣、包、绕、游、切、环、网、抽纱等60多种针法绣出的艺术品 , 从江南的小镇出发 , 被送往全世界的角落 。
每一样东西的衰落 , 究其原因无非是它不再被需要 。 人们认为手工花边刺绣已经落伍 , 机器可以比它做得更好 。 正如70岁的母亲叹息 , 如今的花边刺绣 , 每一件都能做到平整划一 , 以前靠人工刺绣 , 根本做不到 , 会有凹凸感 , 就算是同一个人做 , 前后也会有差异 。 可是 , 太过整齐的世界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为了提高效率 , 我们发明了让所有东西都看起来一样的工具 , 可是我们同时也许失去了对“不一样”的体验 。 而细致地抚平一块白布 , 通过从早到晚的不息劳动 , 让它一点点美丽起来 , 这样的过程真的是多余的吗?对我来说 , 母亲灯下凝神做花边的每一个夜晚 , 都让我难忘 , 她一心一意地使用她的剪刀 , 细心数好间隔的纱线数 , 再抽去多余的那一根 。 老实说 , 我有点羡慕使用那花边桌布的人 。
【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会的颁奖花束,把我带回了30年前母亲的身边】真遗憾 , 母亲永远不可能被请去冬奥会这样的大舞台一显身手 。 更遗憾的是 , 因为太急着想要结果 , 我们渐渐失去了慢慢体会和享受一个过程的能力 。
- 开幕式!《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正式发行新闻发布会举行
- 入场式$独家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既体现中国精神,也展示了文化包容和自信
- 冬奥|在+说冬奥|用最美中国话,教你花样夸冬奥
- 冬奥会|揭秘| 太炫了!这项高科技是首次用于表演
- 插画|冬奥会捧红这个中国90后?她一毕业,就火遍美国插画圈!
- 版画|冬奥时刻 冬奥来了,这些美术展你都去看了吗?
- |中国红·和平鸽:范扬笔下的冬奥会开幕式(二)
- 烟花#今晚开幕式,各方反应来了
- 北京冬奥会|水墨艺术+数字科技——开幕式“水墨冰立方”的背后
- 花束|冬奥颁奖仪式上“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源自上海非遗,每一束耗时3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