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岚#太行山里走出来的冬奥合唱团,背后是他们的付出!

本文转自: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采访人员 颜玥】看完冬奥会开幕式,相信很多人对那个穿着虎头衣、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颂》的合唱团印象深刻。这44个孩子中最小的5岁、最大的11岁,他们来自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太行山深处。
邓小岚#太行山里走出来的冬奥合唱团,背后是他们的付出!
文章插图

【 邓小岚#太行山里走出来的冬奥合唱团,背后是他们的付出!】两年前,阜平县才正式脱贫“摘帽”。就是这样一个革命老区里孩子们组成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用天籁般的歌声感动了很多人。环球网采访人员日前采访了“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几位相关重要成员,听他们讲述合唱团背后的故事……
林嘉濠,20岁。北京外国语大学希腊语专业19级学生,2021年11月跟随老师来到阜平县城南庄镇,负责教合唱团的孩子们希腊语。
他告诉环球网采访人员:“刚开始教的时候,我们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觉得压力挺大的,教这么一群小孩子,他们有的才五、六岁,还没上小学,很担心他们的接受能力,包括他们的这种注意力是否可以足够集中。”
因为孩子们没有接触过希腊语,从头学习希腊语的发音也并不现实,林嘉濠和老师想了一个办法:把希腊语的发音转化成拼音,让他们能更快地“唱出来”,解决发音的问题。另外,林嘉濠和老师也通过简单的语言告诉他们歌词大意,让孩子们能理解他们唱的歌词是什么意思,更好地把奥林匹克会歌的实质精神展示出来。
邓小岚#太行山里走出来的冬奥合唱团,背后是他们的付出!
文章插图

学习的过程,林嘉濠坦言,“还是挺惊讶的,没想到他们也能学这么快”。林嘉濠还透露,孩子们也会一些简单的希腊语日常用语。“我们在唱完歌之后,也会给他们讲一些简单的希腊语日常用语,他们在歌词里也能学到很多,比如说什么高山、平原、神庙这些词。”
“这些孩子都非常可爱”,林嘉濠说,下课的时候会有一堆孩子围过来,有的操着当地的口音问,“老师,你有女朋友没有?”平时在网上,他们还会问我数学题。
被问到这段经历对以后的影响,林嘉濠说,我本来就特别喜欢小孩子,也特别容易能跟他们打成一片,我想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想做教育方面的工作。这种事情带来的意义和成就感是非常高的。“如果孩子以后长大的话,能想起他之前学过的这些东西,我教他们的这些东西,我就觉得,天哪,不敢想象,会觉得很欣慰。”
吕莉,47岁。保定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院长,2021年10月和同事们组成教学指导团队,被委派到城南庄镇指导排练奥林匹克会歌。
吕莉向环球网采访人员分享了孩子们从开始训练到登台冬奥开幕式的心态变化。“他们一开始对要去冬奥舞台上唱歌这件事不是很了解,”吕院长说,“他们就认为是来学唱歌了,非常开心。”但后来他们知道自己可能会去参加有关冬奥会的演出,他们的心态就有一些微妙的变化。“比方说我们在指导的孩子过程中,有的小孩唱的音准节奏有问题,我们纠正完之后,这些小孩就会在课下、闲暇时间自己主动练习。还有孩子会担心表现得不好被淘汰。”等到最后确定可以登上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后,吕莉感觉,孩子们的干劲儿更足了,从他们眼神中流露出的期待与渴望令人感动。“总的来说,他们一直都很努力。”
邓小岚#太行山里走出来的冬奥合唱团,背后是他们的付出!
文章插图

“这次排练不光是为了完成冬奥会的任务,对于孩子来说也是生命中的一个机会”,谈到对这个“机会”的理解,吕院长表示,“我现在不敢去想象,因为只有他们长大之后回过来之后才能看到他经历的这件事是有多么有意义,但是我期望这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吕院长说,在排练过程中,她们也发现了孩子有很多变化,从对音乐的懵懂到对音乐的渴求。“比方说我们在弹钢琴的时候,他们就问我们是怎么在钢琴上弹曲子的,我们和他们说了这些音之后,在键盘上教给他们,”吕院长说,“你知道他们有多神奇,我下周再回来的时候,他们居然有人可以在钢琴上弹出第一句。真的好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