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博士生想逃离科研,导师还要帮他吗?|Nature专访( 三 )


学生加入实验室时 , 我们会制定指导计划 , 每年至少讨论一次 , 询问每个学生一年中取得的成就 , 最自豪的事以及对取得进步的感受 , 计划还包括学生需要哪些支持、资源和未来想实现的目标 。
研究生课程前期主要从事科研项目 , 一旦第1篇论文完成并且第2篇、第3篇论文正在推进 , 我就会帮助他们寻找感兴趣的就业机会 。 比如有学生对科普感兴趣 , 我就会帮助他们与博物馆员工建立联系 。
我觉得 , 导师可以将学生与自己朋友中从事非学术职业的人联系起来 , 让他们接触不同的选择 , 帮助他们扩展人脉 。
博士离开学术界的原因很多 。
也许是因为研究岗位和教职太稀缺 , “僧多粥少”;也许是因为经过漫长的学习和磨合 , 最终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科研;也许是因为在人生路上找到了其他更有兴趣的方向 。
不做科研的学生不一定就是“逃兵” , 看起来“高冷”的导师也不见得就不近人情 。 尝试沟通一下 , 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 也许会有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