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垃圾分类工作是不是推进到了“十字路口”?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创作的一篇著名的童话 , 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 , 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 , 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 , 最后是一个孩子说“他什么也没穿啊!” , 戳穿了这场闹剧 。
这个童话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 但我却联想起了目前的垃圾分类工作 。
垃圾分类是一项事关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 。 别的城市做的如何我不了解 , 自然就无权去判断 , 我这里所说的单指是南京的垃圾分类工作 。
说起来南京的这一波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时间算是长的 , 如何按波次算 , 南京应该搞过三四个波次了 , 前面都是虎头蛇尾 , 但这一次的有些不同 , 至今还在坚持着 , 虽然已经有些苟延残喘 , 就差拔管了事了——就看什么时候能把钱折腾完 。
南京的垃圾分类起初声势浩荡 , 似乎想在朝夕之间就将垃圾分类推广到位 , 形成一个名动天下的南京经验之类的 。
为了让垃圾分类见成效 , 在老旧小区 , 取消了原本放在单元楼下的垃圾桶 , 统一建设垃圾亭房 , 还拨款聘请垃圾分类督导员 。 监督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 , 但是一年多的时间下来 , 垃圾由原来的分四类(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和其他) , 变成了分两类(厨余、其他) , 现在又基本成了一类 , 都算是其他垃圾 。 这种变化过程就如同走路抄近道一样 , 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力量 。
【什么|垃圾分类工作是不是推进到了“十字路口”?】上级相关部门对基层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的考核督查却一天不停息 , 不是进行厨余垃圾量进行排名 , 就是对垃圾分类督导员到岗情况进行打卡考核 , 仿佛是这两者指标完成了 , 垃圾分类工作就取得成功了 , 他们似乎不知道厨余垃圾是可以掏钱买来的 , 打卡也是可以由社区工作人员代劳的 。
而在一些新建成的小区 , 垃圾压根就不分类 , 原因很简单 , 老旧小区政府掏钱搞建设 , 掏钱聘用督导员 , 那么新建小区谁来出这个钱 , 物业又凭什么愿意增加自己的额外成本?
所以老小区靠着上级拨钱续命 , 新小区直接躺倒 , 你又能奈其何?
现状如此 , 但相关部门视而不见 , 每日仍然按部就班开展工作 。
由此 , 皇帝的新装也就形成了 。 每天围绕着这样的考核指标的调度会、推进会开个不停 , 就如同皇帝赤裸着参加的大典一样 。
然而 , 童话里的孩子的话毕竟还是揭穿了这件“新衣” , 垃圾分类的现状似乎都装着看不见 , 即使有人喊出来了 , 也装着听不见!
垃圾分类事关全民 , 涉及思想认识、习惯养成、软硬件建设 , 绝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 但却梦想用几个月的时间完成需要一两代人才能完成的事 , 确实有些荒诞 。 就当下来看 , 垃圾分类除了在浪费行政成本、消费居民的热情 , 增加基层的形式主义负担 , 还能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