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女|对话|黄高勤谈祖父黄宾虹:“内美”是他一生的追求( 三 )


黄高勤:我祖父认为“画在意不在貌” , 画画不是看画得像不像 , 而是要看笔墨 。 他曾言“内美外美 , 美既不齐 。 丑中有美 , 尤当类别” 。 “江山本如画 , 内美静中参 。 ”“画尚内美 , 有法而不言法 , 在观者自悟” 。“写生只能得山川之骨 , 欲得山川之气 , 还得闭目沉思 , 非领略其精神不可 。 ” “内美”是他评判画好不好的标准 , “内美”也是他画画一生的追求 。 他的画有思想 。 举例来说 , 四川之旅看到的巴山蜀水深深感动了他 。 那些风景 , 他日看夜看 , 阳光下看大雨中也看 , 从日出看到月亮升上高空 。 他体会到“风景之美 , 实处容易虚处难” , 也找到了自己内在的大才 。 之前 , 在史料和古画里看到的画理精髓让他能体会到自然界的大美 , 而他自己画画过程中又反过来加深了对于画理的认识 。 可见 , “欲善画者 , 不读万卷书 , 行千里途不可” 。 画画是一种实践 , 不断学习 , 不断改进 , 不断求变 。 我觉得 , 有些画能让人一看再看 , 看了还想细细读细细品 , 说明触动了人心 , 那样的画就是好画 。
钱晟:您可否介绍一下如何欣赏黄宾虹先生的画?
黄高勤:我觉得祖父的画要仔细看 , 他的画里有画眼 , 细看非常有味道的 。 我祖父曾经引用过元人一段话:“看画好像看美人 , 不能看外表的漂亮 , 要看它外表之外的风骨” 。 而他的知音傅雷先生 , 也认为这是理解黄宾虹先生艺术的关键所在 。 看画和看美人一样 , 一见即佳 , 渐看渐倦的 , 可称之为能品;一见平平 , 渐看渐佳者 , 可以是妙品;初看艰涩 , 格格不入 , 久而渐领 , 愈久而愈爱的那是神品了 。 我觉得看祖父的画一定要看原作 , 在原作前的震撼是印刷品完全不可比拟的 。
钱晟:家人眼里的黄宾虹先生是怎么样的?
黄高勤:我祖父特别勤奋 。 我们每次去看他的时候 , 他不是在画画就是在看书 。 他睡觉的那个小小的铁床并不靠墙 , 里面堆满了他画过的画 , 方便他随时可以拿起反复再看看 , 随后加两笔 。 他年纪很大时还保持着这么一个习惯 , 有个“课程表”——每天要做哪些事(画什么内容 , 金石中要搞透哪个字) , 他都要严格完成并记录下来的 。 平时有空就翻翻旧书 , 看看古画 , 从中吸取精华 。
钱晟:黄宾虹先生让您印象最深的什么?
黄高勤:祖父坚定的爱国之心让我印象最深 。 民国时 , 我祖父曾经热衷于搞革命 , 1907年被捕前连夜从家乡逃到上海 。 后来 , 他参加了海上题襟馆的活动 , 蜜蜂画社 , 中国画会 , 南社等很多社团 , 慢慢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 因为他觉得一心搞革命都遭失败 , 倒不如以自己的特长 , 用艺术、文化来爱国与救国 。 他协助编辑《政艺通报》《国粹学报》《国粹丛书》等书报杂志“开民智” 。 另外 , 他从年轻时就一直执着终身的金石研究更是不易 。 因为金石研究的根本是对中国文字的研究 , 而文字是中国文化的火种 。 他不为名利 , 不计得失 , 只为把祖国的文化保留下来 。 期间 , 他无所谓别人的理解、欣赏与否 , 只身默默耕耘 。 一路走来是多么寂寞与不容易!最后 , 他把毕生所有的古玺收藏与研究都毫无保留地无偿捐献给了国家(浙江省博物馆) 。 我觉得他爱国实在爱得深沉 。
钱晟:您提到黄宾虹先生来上海后参加了海上题襟馆 , 蜜蜂画社 , 以及后来的中国画会 , 中华学艺会 , 这些组织我爷爷钱瘦铁也都参加了 。 1928年 , 他们还同上海美专任职 。 1934年至1937年的中国画会的各种展览、会员大会、四处讲学活动等他们都一起参加了 。 1954年 , 在华东美术家协会成立的集体照上他们还同框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