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戏|豆瓣才6.7?我只能呵呵了。( 二 )


的确 , 相比古尔丁版 , 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侧重是新版最不可忽视、也最为出彩的一点 , 因此 , 从某种程度上2021新版比旧版更加符合《玉面情魔》的名字 。
在此基础上 , 吉尔莫用三条重要的线索(或者说设置)置换了1947年初次改编的几个重要环节:酒精——不可知不可控的宿命——黑色电影特质 。
神秘主义还是精神分析?
在古尔丁版本中 , 酒精(或者说杜松子酒)的存在对影片情节的推进和人物的转变起到重要的作用 , 贯穿于整部影片 , 酒精意味一种麻痹 , 并往往与一类主动选择的自我麻痹相联系起来 。
老版中的斯坦在进取心尚未磨灭、心无挂碍时滴酒不沾 , 而一场意外将酒精与老艺人皮特的死交叠 。
这块伤疤使得斯坦对酒精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 极力保持与酒的距离一方面是为了自己保持清醒 , 不受酒精的蒙蔽 , 另一方面则是逃避、不愿面对当年意外导致皮特死亡的隐秘;新版对于“酒”元素的使用有了全新的方式——
观众可以推知晓 , 曾用酒精烧死卧病中的父亲给斯坦(布拉德利·库珀饰)的滴酒不沾提供了原始理由 , 更重要的是其为主人公补足了心灵成长的前史 , 熟悉原作的吉尔莫发掘出了格雷沙姆原著中隐含的另一重精神:精神分析 。
马戏|豆瓣才6.7?我只能呵呵了。
文章图片

根据格雷沙姆的自述 , 因为战争创伤与一些西班牙异闻故事 , 在瓦伦西亚创作《噩梦巷》时的他一度十分痛苦 , 精神分析曾是他用以摆脱内心魔鬼的重要方法 。
然而 , 后期格雷沙姆向神秘主义愈陷愈深 , 这也解释了最终成书的小说中为何既存在精神分析元素 , 同时又包含了大量的塔罗牌、心灵主义等等不可知的神秘力量 。
老版改编的处理方式是按下精神分析不表 , 专注以酒为出发点辅之以占卜、幽冥、怪人的命运循环来制造全片的宿命色彩 , 这种渊源已久的剧作精神继承自古希腊悲剧传统 , 常在经典好莱坞时期的邪典作品中有所体现 。
无论是人物的表里两面 , 还是塔罗牌、杂耍表演 , 这些不可控部分的讲述最终都指向无法解释的神秘地带 , 而宿命的循环顺理成章地成为最好的安排 。
马戏|豆瓣才6.7?我只能呵呵了。
文章图片

吉尔莫的的新版基于塑造角色和探讨人性阴暗面的考虑 , 将原著中精神分析加以充分展示 。
影片开头就从斯坦“弑父”开始 , 并多次以闪回镜头强化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情结 , 两位女性人物的设置较之前作也更加有特点 。
莫利(鲁妮·玛拉饰)延续了“小白兔”型的人设 , 但总体来说其戏份和作用是削弱了;女律师莉莉丝(凯特·布兰切饰)形象塑造一方面得益于“大魔王”的强大气场远超1947年的海伦·沃克 , 一方面体现出导演的新思路:
在男主人公与这位成熟的交锋过程中 , 斯坦明显处于弱势甚至表现出依恋的态度 , 始终缺乏母爱的斯坦进而渴望在莉莉丝身上寻求母爱的替代 , 而这种异常的迷恋与信任逐渐演化为致命的弱点 , 成为了“通灵大师”所以迅速跌落神坛的重要原因之一 。
值得一提还有影片中的怪人(geek)形象 , 在原著与影片中特指进行geek表演的怪人 。
斯坦最初来到马戏团最先注意到的就是他 , 格雷沙姆描述道:“怪人瘦极了 , 穿着一件染成巧克力色的长睡衣 。 假发是黑色的 , 看着跟个拖布似的 。 消瘦的脸上原本画着油彩 , 现在都被高温弄化了 , 脏兮兮的 , 嘴角的油彩都被擦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