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金牌编剧"何冀平:我的沧桑,从六岁开始( 二 )


而22年前 , 让她重提话剧之笔的《德龄与慈禧》 , 她又用一种全新的角度 , 从两个女人入手 , 通过一老一少、一中一西、一古一今的对比 , 描写刻画了一个与过往形象有别 , 孤独而寂寞、有着人情味道和常人欲望的慈禧 。 没落皇朝 , 她塑造的 , 是一个更真实、更客观的人物形象 。 由她编剧的这版话剧 , 在香港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 演至今天 , 经久不衰 。
……
从北京到陕北 , 从陕北到北京 , 再从北京到香港 , 截然不同的创作环境 , 让她觉得每一部作品都是一场“战争” 。
但无论是世间小人物的市井生活 , 还是英雄们的武侠江湖 , 都没能难倒她:她能写出在生活重压下遍尝人间酸甜苦辣的酒楼掌柜卢孟实 , 也能写出策马江湖远的侠客周淮安;她能写出《德龄与慈禧》里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 也能写出一间小小酒楼的悲欢离合……
而让她打赢战争的秘诀 , 除了人生的历练、命运的安排、天赋的使然 , 还有她对自己的严苛——为写话剧《天下第一楼》 , 力求剧中的人物和美食贴近生活 , 她在北京南城的小胡同里遍寻正宗挂炉烤鸭的传人 , 甚至还去考了二级厨师;为写电影《明月几时有》 , 她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看了3米厚的资料以及各种影像、视频……
也是因此 , 写作30余年 , 话剧、戏曲、电影、电视剧、音乐剧……涉猎过多种不同的艺术形态 , 创作出多部风靡一时经典之作 , 在不同的题材之间 , 何冀平总是能够自如地切换 , 越过地域与语境的羁绊 , 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为那些作品涂染上不一样的颜色与光亮 。
那段真实的往事打动了我
久居香港 , 回归北上 。 近两年 , 何冀平又“辛勤”地与内地导演合作起来 。 尽管《决胜时刻》是她从未涉及过的题材 , 也有过一丝犹豫 , 但她还是接下了这部由黄建新监制导演的电影 。 她说 , “是70年前那段真实的往事 , 深深地打动了我 。 ”
任务重 , 时间紧 , 又遇到高龄母亲病重住院的“插曲” , 但她奋笔疾书 , 如约完成 。
与《建军大业》等电影在叙事上千差万别 , 由她操刀的剧本更着重在人物的塑造上——其打破了以往主旋律影片的一些常规 , 除了讴歌毛泽东的革命韬略和魄力 , 还通过他与身边人互动的平实点滴 , 挖掘、凸显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他并不为人知的情感世界 。
“不是自赞 , 这电影拍得真的好!”一直跟班拍摄的何冀平在《决胜时刻》杀青后 , 与友人说 。
四个月的时间研究数百万字的史实资料 , 梳理脉络和丰富细节 , 精心打磨剧本 , 一向低调的她 , 这一次真的很享受这种将文字加入生命的快感——影片《决胜时刻》中 , 每一声温润人心的独白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深情、期盼与希冀 , 每一幅或是温暖或是荡气回肠的画面都似从那厚重的历史记忆中走来 。
“一部剧 , 不仅凝聚着角色主人公的人生 , 也映印着作者的命运 , 带给我荣辱穷通 , 理解到人生的给予和索取 , 规律和无常 , 感悟与苍凉 。 ” 何冀平曾经这样写给自己 , 也写给他人 。 在创作剧本时 , 她无一例外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其中 。
这一次 , 看似男人戏的《决胜时刻》 , 她就以自己的理解 , 从自己的角度为这部戏带来了不同的“果” 。
曾经一时有过的“畏惧” , 如今已消散成烟 。
就在前几天 , 由何冀平编剧的话剧《德龄与慈禧》于9月11日至15日在保利剧院公演的演出正式开票后 , 创造了2秒即光的记录 , 以至于不得不应观众要求临时加演两场 。 即便如此 , 大麦网的官方微博下 , 仍有人不断四处求票 。 火爆的程度 , 令人讶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