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采访人员来到鄄城县彭楼镇任庄村糖塑第四代传人任红臣的家中 , 他正在糖塑制作间里忙碌着 。 经过化浆、注模、脱模等一番操作后 , 一个惟妙惟肖的“宝塔”便诞生在他的巧手之下 。
今年50岁的任红臣 , 从记事起就跟着家人学做糖塑 。 20岁时 , 他接过父亲手中用梨木雕刻而成的模具 , 成了家族糖塑的第四代传人 。 30年间 , 经历了糖塑在民间的兴衰后 , 他仍旧坚守着这份老手艺 。 每到年关 , 他都会拿出那套历经百年沧桑的模具 , 模印出人物、动物等各种带有吉祥、喜庆寓意的糖塑 , 给新年增添了甜蜜的“年味儿” 。
细看 , 任红臣做出的糖塑形象古朴优美、生动传神、通体雪白、润泽如玉 , 加之食用色素着色 , 愈发显得洁净而艳丽、意趣天成 , 质朴中透露着典雅之气 。
“糖塑的制作过程全部需要手工来完成 , 工艺可以分为泡模、束模、化浆、注塑、拆模五道工序 。 ”任红臣说 , 制作糖塑要先将模具放到清水里浸泡 , 这样拆模时不粘糖浆 , 更易成型 , 这就是所谓的“泡模” 。 在做糖塑的工序中 , 化浆尤为重要 。 将铁锅置于炉灶上 , 放入白砂糖 , 适量添水 , 细火慢熬化成浆 , 待水分收干后 , 快速倒入模具中 , 去除掉多余的糖浆 , 就算是完成了一件糖塑作品 。
“化浆的火候要掌握得恰到好处 , 火大了糖浆会发苦 , 影响口感 , 小了砂糖不能充分溶解 , 做出来的糖塑光泽度就不好 。 ”任红臣说 。
糖塑在不同的地域和场合 , 叫法不一 , 用途也各不相同 。
【模具|新春走基层|舌尖上的甜蜜“年味儿”】“有些地方称糖塑为‘糖人贡’‘糖供’ , 用于祭祀或充当贡品 , 而我们当地百姓则称之为‘果钱’或‘糖人’ , 多用于‘暖婿’或直接食用 。 ”任红臣说 。
早在80和90年代 , 糖塑是大年初二“暖婿”的必备品 。 家中有刚嫁出的女儿 , 大年初二回娘家 , 亲朋要带上糖塑前来串门 , 俗称“暖婿” 。
“前去‘暖婿’的人要带上4个、6个或者8个不同形状的糖塑 , 这样才显得隆重 。 在那个年代 , 糖塑的需求量非常大 。 ”任红臣说 。
那时 , 每到腊月二十 , 任红臣就开始忙活起来 , 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 。 到了大年初一 , 他做糖塑的工作才能结束 。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 人们对糖塑的需求量逐渐减少 , 再加上做糖塑受时间限制 , 又只能全靠手工来完成 , 所以做糖塑的人少了 , 糖塑便慢慢退出了大众的舞台 。 但是 , 任红臣每年做糖塑的传统一直都没有改变过 。 这些年 , 在鄄城不少“年集”上 , 都能看到任红臣卖糖塑的身影 。
惟妙惟肖的糖塑是时代的印记 , 它的味道里藏着许多人的回忆 。 所以 , 任红臣每次出摊 , 都会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 , 或者干脆买下来 , 细品其中的滋味 , 找寻被岁月带走的味道 。
然而 , 在任红臣看来 , 春节是中国传统佳节 , 而糖塑是传下来的手艺 , 在传统佳节用传统手艺增添一些节日气氛 , 让大家尝尝“甜头” , 热热闹闹 , 这样才是过年 。
菏泽日报采访人员 焦同帅更多新闻
编辑:春雨
- 李白|行走徽皖寻诗韵
- 济南|虎啸春来|龙腾虎跃闹新春,十六里河文化大餐群艺汇演引围观
- 招聘|三招打响新春“招聘战”
- 春节|市政府办公室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迎新春趣味运动会”主题活动
- 景阳冈@武松学成后下山,师傅再三叮嘱,行走江湖时别招惹这俩人
- 长沙|跨界合作凝聚城市精神 长沙博物馆邀请书店读者走进“玉魂”展览
- |华侨华人的新春回望:山乡国际化,同胞一家亲
- 上海博物馆|“庆新春中华文化之夜暨上海博物馆之夜”活动亮相洛杉矶
- 三娘|不过十五都是年!走,看戏走!
- 花灯|花灯销售逐渐走高 非遗花灯搬进云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