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照——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图像@“佚名”到底是谁不可知?但看完这本《佚名照》你也许会感叹原来就是你我他
文章插图
《佚名照——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图像》细心的阅读爱好者一定对“佚名”这个词不会陌生,早年的报纸、杂志上时不时就会出现某篇文章、某张图片署名为“佚名”的情况。从词典上的解释看,这就是指作者不详、无法查证的意思。但如果你看过世纪文景刚推出的这部摄影集《佚名照——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图像》,应该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答案——原来“佚名”就是你我他。
文章插图
书中这样的黑白游客照绝对能勾起很多人的回忆穿着绿军装、戴着绿军帽的,穿着老式棉衣的,还有穿着老式布棉鞋的……脸上全都写满了淳朴和实在,背景则是标准的游客打卡地上海外滩。黑白照片上,或两个人、或三个人,但无一例外都是中国家庭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一些最标准的合影模样,唯一让人觉得有故事的的是照片要么被撕去了一角,要么就是被挖去了一块……类似这样的照片在《佚名照——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图像》里可谓层出不穷。
作者晋永权通过二十多年的图像收集、整理,甄选出了从1950年代初期到1980年代末期1500余幅佚落的日常生活照片。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晋永权表示,这部书可以说是一部平民生活的影像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现代精神成长史。
“这本书成书过程中,我先后在中国美术学院及中山大学讲述过部分内容。”晋永权说,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18年之前,“2018年年初,在浙江嘉兴影上书房,出版家汪家明见到提纲,便给予鼓励,并初步提出出版计划。”晋永权说,作为著名出版品牌《老照片》系列的提出者、创办者,汪家明老师既谙熟于书中的图片,同时也是日常照片传播的研究者、开拓者。“之后一年多来,反复交流,我也加快了工作步伐。”
文章插图
被撕去一部分的照片也是极富年代感的时代记忆具体来说,佚名照,指的是照片的拍摄者、被拍摄者及持有者,皆无名姓。晋永权表示,针对本次出版的这部《佚名照——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图像》更准确地说是因为书中的图片所得渠道——购买于旧书、旧货市场,与照片拥有者阻隔,因而无以得到他们的准确信息。但在他看来,通过这些佚落的日常生活照片,《佚名照——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图像》试图寻找出20 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日常照相行为所建构起来的社会、历史逻辑。
书中照片涵盖的1950年代初期至1980 年代末期,这四十年间,正是黑白影像的兴盛时期。这一阶段,也是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由产生到鼎盛,再到逐步松动的时期,直至向市场经济过渡。所以,可以说这些照片是这一历史时期普通中国人文化道德状况及历史记忆的特殊载体。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对照相的认知、审美及行为模式等等都可以透过这些黑白照片一探究竟。
像前述提到的被撕掉、剪坏的照片,可能在手机、电脑、电子照片流行的当下不太能见到了,但在当年可以说都是有“故事”的。这其中类似的照片大多情况都是烧毁、剪掉、撕掉背信弃义恋人的那部分。在晋永权配写的文字里,这样的照片意味着“漂白自己的过去,敉平自己的伤痛”,并且这也足以让新欢产生无限想象。
作者简介
晋永权,曾任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中国摄影》杂志主编,现为《大众摄影》杂志主编。著有《最后的汉族》(合著)、《出三峡记》《江河移民》《合家欢:20世纪50—80年代的民间相片》《每一声快门都忧伤》等。系列摄影作品“傩”“三峡移民”等,被蓬皮杜艺术中心、上海美术馆等多个艺术机构收藏。
- 雍正&御窑佳品,卓绝之姿——明宣德御制青花缠枝莲纹小梅瓶|乐·赏
- 苏莞尔$故事:黑月光照心上:她冒死救下他,他却认错了人,一心想娶她妹
- 轮回转世&是否有轮回转世翻看百年前老照片,发现跟现在的人长得一模一样
- 哥哥|五十余载守护英灵——记全国2021年“诚信之星”李爱云
- 齐白石!笑口常开,多子多福——现当代名家笔下的石榴
- 民国史#小凤仙晚年痴呆,死前紧握蔡锷的照片,蔡锷儿子:她是自作多情
- 陈忠实!一个时代的文学档案——读舒晋瑜的“深度对话”系列作品
- 声调!平仄混乱、用韵错误——但就是还可以的诗作回复
- 国之重器|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 暗香盈袖$临水照花李清照,四首写花的词,照见一生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