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王维很佛系的一首诗,诗意行云流水,很适合心情浮躁的时候读( 二 )
文章插图
北宋郭忠恕《临王维辋川图》辋川和蓝田县延绵数百里的山脉,都属于秦岭山脉。山中有若干峡谷,这些峡谷自然地连成了一条条通道,辋川就是其中的咽喉要道,所以辋川有“秦楚之要冲,三辅之屏障”的称号。在唐代,辋川两岸山间有几条小溪流同时流向欹湖,由高山俯视下去,川流环凑涟漪,好像车轮形状,因此叫做“辋川”,“辋”指的是车轮外周同辐条相连的圆框。由于辋川得天独厚的、优越的地理条件,它就自然而然成为了文人心中理想的隐居之地。
文章插图
王维的辋川别墅,远离尘世的喧嚣的世事的纷繁,幽静的山林、潺潺的溪流、自在的白云、平静的生活,荡涤了诗人的浮躁,也让他的心情逐渐归于平静。王维在辋川别墅期间,清静的生活与清淡的饮食成为他的常态化生活。也就是说,他在辋川过上了吃斋奉佛的生活,这一转变并不是诗人心血来潮,而是从早年开始,他已经预料往后将会日益增加佛理和禅意方面的生活。诗人王维挣脱世俗的束缚,来到辋川,果然实现了对自己的生活的预判。
文章插图
王维与佛理的渊源很深,其中有来自家庭的影响。王维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信者,信奉佛理30余年,王维从小就受到来自于母亲的影响,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王维自早年起就对佛教产生了兴趣,最初学的是北宗禅,后来则倾向南宗。他和僧侣来往密切,史料记载:“(王维)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王维还经常和名僧切磋佛理,因此对佛理特别是禅宗,他有着亲身的体验和参与。
文章插图
在辋川闲居期间,他有很多的时间去投入到佛禅的感悟中。王维常与隐居在这里的僧侣来往谈论佛法,或拜在高僧门下学习佛禅,这些活动使他对佛禅有了更深的感悟和体会。与王维一同闲居在辋川的,还有王维的好友裴迪。王维常与裴迪“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二人同咏辋川孟城坳等二十景,各成五言诗二十首,由王维辑成《辋川集》,并撰写序言。而王维的许多诗歌,如《鹿柴》、《辛夷坞》、《过香积寺》等都是在构思过程中借鉴了对禅的认识和禅理的表现方法,从而蕴涵了丰富的禅趣。《终南别业》就是王维这类诗作中的代表。
文章插图
王维《鹿柴》诗意图走进诗歌,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大意是说:人在中年,便会产生强烈的好道之心,但他直到晚年才来到终南山边陲,过起了隐居问道的生活。在我国古代哲学体系中,“道”是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各种学派对“道”都有自己的解释。道家学说就认为,“道”既是宇宙的本源,又是天地运行的规律,即宇宙运转演化的根本规律。而王维说的这个“道”,则是指佛理和禅学方面的。王维深受魏晋以来以玄理、道学阐释佛理的影响,这一点在他的诗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所以,这首诗的开篇句,也可以说是诗人对自己参禅悟道的一个自述。
文章插图
“南山”,就是秦岭山脉中的终南山。自汉以来,就陆续有人在此隐居,到了唐代,这里更是文人们首选的隐居之地。“南山陲”是王维辋川别墅的所在地。辋川别墅是王维在宋之问的辋川山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园林。王维的辋川别墅依山傍水,既富自然妙趣,又有诗情画意,别墅分为南北两片宅院,北宅的山冈尽处,峭壁陡立,壁下就是辋川有名的欹湖。而“晚家南山陲”,写的正是诗人当时的生活环境。这一句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描述,也是对自己隐居生活的规划。
- 流沙河|精选诗歌|那一只蟋蟀——怀念流沙河先生
- 公孙止$金庸武侠赔钱倒贴男人也看不上的八大美女,她们很可怜,更可恨
- 薪水|辞职的人,80%都后悔了!这3点原因很现实,别不当一回事儿
- 作诗!黄庭坚很著名的佳作,见解高深,语妙天下,更值得收藏和细读
- 补剂!我国“长寿之王”龚来发:终生未娶寿至133岁,生前爱好很不好
- 大学|受“中国烟草”欢迎的3大专业,薪资待遇很可观,毕业不愁找工作
- 亲戚们#人富贵时有很多朋友,一旦落魄朋友全无,司马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晁盖@梁山上被高估的7个人,上山前吹得很强,上山后却几乎没用过绝技
- 画皮#清朝名画“女鬼图”,放大后才知她在干什么?很多人都不敢细看
- 书虫@强推5本不出名却好看的网络小说,主角很有性格,代入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