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除夜别有驱傩声

【面具|除夜别有驱傩声】晚唐王建著有《宫词》百首 , 其中一首以除夕宫中驱傩仪式为主题:“金吾除夜进傩名 , 画裤朱衣四队行 。 院院烧灯如白日 , 沈香火底坐吹笙 。 ”描绘生动 , 如在目前 。 唐诗中多有对除夕驱傩的描写 , 如“殿上灯人争烈火 , 宫中侲子乱驱妖”“傩声方去病 , 酒色已迎春”等 。 现代人对“驱傩”已经颇为陌生 , 实际上它是一种“驱鬼逐疫”仪式 。 “驱鬼”时 , 人们齐声呼喊“傩、傩” , 他们认为这样有“惊驱疫疬之鬼”的作用 。 “驱傩”在元代后逐渐淡化 。
根据《礼记》的记载 , 周代一年中天子、诸侯都要举行数次驱傩之仪 , “季春之月 , 命国难(傩) , 九门磔攘 , 以毕春气 。 仲秋之月 , 天子乃难(傩) , 以达秋气 。 季冬之月 , 命有司大难(傩) , 旁磔 , 出土牛 , 以送寒气” 。 在古人看来 , 季春、仲秋、季冬时节都容易激发“积尸之气” , 所以要举行仪式将其驱除 。 《周礼》中定义负责驱傩的官职为“方相氏” 。 汉代的驱傩仪式集中在腊日前一天举行 , 由“方相氏”、一百二十名“侲子”(即童子)和人扮演的“十二神兽”组成 。 唐代驱傩的规模更加宏大 , 除了四名戴着黄金四目面具、披着熊皮的“方相氏” , 还有身着画衣、手拿麻鞭的十二名“执事” , 以及戴着面具、穿着朱褶素襦的五百名“侲子” , 驱傩时宫中灯烛通明 , 庭中燃起成堆的沉香木 , “方相氏执戈扬楯唱 , 侲子和” , 场面十分热闹 。 根据《大唐开元礼》的记载 , 宫廷驱傩时侲子们所唱的《吃鬼歌》主要以恐吓厉鬼为主:“凡使一十二神 , 追恶凶 , 赫汝躯 , 拉汝干 , 节解汝肉 , 抽汝肺肠 , 汝不急去 , 后者为粮 。 ”这一歌谣与《后汉书》记载的差别不大 。
《南部新书》中还记录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由于每年宫廷驱傩时皇帝、后妃、皇亲国戚都会来观看 , 有些贵族少年趁机弄一身“侲子”的打扮混进队伍 , 到宫里偷看稀罕 。 有个叫臧童的进士年纪比较大 , 也被人拉了进去 , 结果跟着大队又唱又跳的时候生怕露马脚 , 完全不敢抬头看 , 摔了好几跤 。 好容易熬到天亮 , 已经累得一塌糊涂 , 回去后病了两个月 , 殿试也错过了 。
唐代除了宫廷 , 民间也会在除夕举办驱傩仪式 , 孟郊在《弦歌行》中有形象的描绘:“驱傩击鼓吹长笛 , 瘦鬼染面惟齿白 。 暗中崒崒拽茅鞭 , 裸足朱裈行戚戚 。 相顾笑声冲庭燎 , 桃弧射矢时独叫 。 ”有些人甚至趁驱傩之机 , 戴着面具 , 扮成奇异外形 , 向市民敛财:“都会恶少年则以是时鸟兽其形容 , 皮革其面目 , 丐乞于市肆间 , 乃有以金币应之者 。 ”民间驱傩时唱的歌词更加生动活泼 , 在出土的敦煌卷子中可见部分歌词 , 如“东方有一鬼 , 不许春时出 , 西方有一鬼 , 便使秋天卒……四门皆有鬼 , 擒之不遗一” 。 另外也会唱一些吉祥话 , 如“牛羊遍满 , 谷麦如似太山 , 兄供(恭)弟顺 , 姑嫂相爱相连(怜)”等 。